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平淡的实质与内容 | 第12-15页 |
第一节 平淡与朴素 | 第13页 |
第二节 平淡与绚烂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平淡与虚静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平淡美的思想来源 | 第15-18页 |
第一节 先秦儒家与平淡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老庄之道与平淡 | 第16-17页 |
第三节 魏晋玄学与平淡 | 第17页 |
第四节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平淡美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影响 | 第18-25页 |
第一节 神、游与平淡—魏晋时期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古雅与平淡—隋唐时期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气韵、天真与平淡—五代宋元时期 | 第21-24页 |
第四节 平和、明镜与平淡—明清时期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平淡美的当代意义及对本人艺术创作的启示 | 第25-38页 |
第一节 平淡美学的当代意义 | 第25页 |
第二节 平淡美对本人艺术创作的启示 | 第2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