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内酯微乳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符号说明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微乳 | 第8-17页 |
·微乳的结构 | 第9-10页 |
·微乳形成机制 | 第10页 |
·微乳体系的处方设计 | 第10-13页 |
·给药途径 | 第13-17页 |
·穿心莲内酯 | 第17-19页 |
·来源及性质 | 第17-18页 |
·药理作用 | 第18-19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穿心莲内酯微乳经皮给药系统设计 | 第20-2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0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溶解度的测定 | 第20-21页 |
·处方筛选 | 第21-25页 |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第21-22页 |
·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第22页 |
·油相的选择 | 第22-23页 |
·Km 值的确定 | 第23-25页 |
第3章 穿心莲内酯微乳的研制 | 第25-3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5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5页 |
·仪器 | 第25页 |
·微乳研制 | 第25-26页 |
·质量评价 | 第26-31页 |
·微乳外观及类型 | 第26页 |
·乳滴粒径及分布 | 第26-28页 |
·形态学考察 | 第28页 |
·Zeta 电位测定 | 第28-29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29-31页 |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1-35页 |
·检测波长及色谱条件 | 第31-32页 |
·溶液制备 | 第32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2-33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33页 |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33-34页 |
·含量测定 | 第34页 |
·包封率 | 第34-35页 |
第4章 穿心莲内酯微乳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 第35-37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5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5页 |
·仪器 | 第35页 |
·动物皮肤 | 第35页 |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 第35-3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7-39页 |
·全文小结 | 第37-38页 |
·科研成果的创新点 | 第38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中文摘要 | 第44-46页 |
ABSTRACT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