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9-11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二) 基本框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城镇体系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城镇体系的均衡发展程度测度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原因 | 第16-20页 |
第四节 城镇体系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第21-23页 |
第五章 城镇体系与中心城市偏向性政策现状描述 | 第23-40页 |
第一节 城镇体系描述与特征 | 第23-26页 |
第二节 经济政策的中心城市偏向特征 | 第26-32页 |
第三节 土地政策的中心城市偏向特征 | 第32-36页 |
第四节 基础设施政策的中心城市偏向特征 | 第36-40页 |
第四章 理论模型 | 第40-49页 |
第一节 中心城市偏向性政策影响城镇体系的机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解释经济集聚 | 第41-46页 |
(一) 一个两区域模型 | 第42-43页 |
(二) 短期和长期均衡 | 第43-44页 |
(三) 制造业集聚的必要条件 | 第44页 |
(四) 加入政府部门的模型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城镇体系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 第46-49页 |
第五章 中心城市偏向性政策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49-59页 |
第一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第49-52页 |
(一) 模型设定 | 第49-50页 |
(二) 变量说明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2-59页 |
(一) 中心城市偏向性政策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 第52-55页 |
(二) 不同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偏向性政策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 第55-57页 |
(三) 城镇体系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 第57-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73页 |
附录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称以及获批年份 | 第64-69页 |
附录2: 国家级高新区名称以及获批年份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