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定位诱导系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停车场诱导系统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物联网定位诱导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第13-19页 |
2.1 系统整体功能分析设计 | 第13-14页 |
2.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第14-17页 |
2.2.1 系统处理器架构选择 | 第15页 |
2.2.2 系统软件平台 | 第15-16页 |
2.2.3 定位技术选择 | 第16-17页 |
2.3 系统工作流程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定位诱导算法研究 | 第19-32页 |
3.1 室内无线定位算法研究 | 第19-23页 |
3.1.1 无线定位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3.1.2 基于测距的定位技术 | 第21-22页 |
3.1.3 无需测距的定位技术 | 第22页 |
3.1.4 定位算法比较 | 第22-23页 |
3.2 定位算法的改进 | 第23-27页 |
3.2.1 基于RSSI改进的环境自适应定位算法 | 第23-26页 |
3.2.2 EAL算法与定位引擎相结合的混合定位 | 第26-27页 |
3.3 停车场最优泊车诱导算法研究 | 第27-31页 |
3.3.1 路径诱导算法 | 第27-29页 |
3.3.2 改进后的蚁群算法研究 | 第29-30页 |
3.3.3 改进算法在停车场泊车诱导的应用研究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定位诱导系统硬件设计 | 第32-41页 |
4.1 总体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4.2 系统硬件设计要求 | 第33页 |
4.3 终端模块设计 | 第33-37页 |
4.3.1 终端底板设计 | 第33-36页 |
4.3.2 终端核心板简介 | 第36-37页 |
4.4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第37-40页 |
4.4.1 ZigBee芯片选择 | 第37页 |
4.4.2 模块设计 | 第37-38页 |
4.4.3 电路板设计 | 第38-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系统终端软件设计 | 第41-54页 |
5.1 ZigBee无线网络软件设计 | 第41-45页 |
5.1.1 ZigBee软件开发环境 | 第41页 |
5.1.2 定位系统数据流向 | 第41-42页 |
5.1.3 协调器软件设计 | 第42-43页 |
5.1.4 参考节点软件设计 | 第43-44页 |
5.1.5 盲节点软件设计 | 第44-45页 |
5.2 终端Linux系统的建立 | 第45-48页 |
5.2.1 编译环境建立 | 第45页 |
5.2.2 Bootloader引导程序移植 | 第45-47页 |
5.2.3 Linux内核移植 | 第47-48页 |
5.2.4 根文件系统移植 | 第48页 |
5.3 终端应用程序软件设计 | 第48-53页 |
5.3.1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简介 | 第48-50页 |
5.3.2 多线程设计 | 第50页 |
5.3.3 终端软件功能实现 | 第50-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综合管理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54-59页 |
6.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54页 |
6.2 通信协议设计 | 第54-55页 |
6.3 上位机功能实现 | 第55-5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系统集成与测试 | 第59-63页 |
7.1 ZigBee通信模块测试 | 第59-60页 |
7.2 终端测试 | 第60-62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3-64页 |
8.1 总结 | 第63页 |
8.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