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死亡的救赎--论顾城诗歌创作中的死亡意识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导论第8-12页
第一章 邂逅死亡第12-24页
    第一节 童年经验第12-15页
        一、拥抱自然第12-14页
        二、文革创伤第14-15页
    第二节 童话语言第15-20页
        一、儿童化语言第15-18页
        二、儿童化语言与个性心理第18-20页
    第三节 情感幻灭第20-24页
        一、童话坍塌第20-22页
        二、爱情破灭第22-24页
第二章 死亡与诗歌同在第24-39页
    第一节 死亡意象第24-29页
        一、“死亡”意象的双重性第24-27页
        二、死亡意象的多样性第27-29页
    第二节 沉睡的“梦中人”第29-34页
        一、纷繁的“梦”第29-31页
        二、“梦”是另一种死亡第31-34页
    第三节 死亡意识的美学价值第34-39页
        一、无畏死亡第34-36页
        二、向死而生第36-39页
第三章 跨越死亡的峡谷第39-52页
    第一节 死亡中的诗意第39-44页
        一、死亡即“自然”第39-42页
        二、死亡即“救赎”第42-44页
    第二节 如期而至的死亡第44-47页
        一、死亡——温暖的归宿第44-45页
        二、死亡——生命的本能第45-47页
    第三节 永生的诗人不朽的灵魂第47-52页
        一、一个人的决绝第47-49页
        二、“一代人”的终结第49-52页
结语第52-55页
注释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门峡方言词汇研究
下一篇:欧里庇得斯悲剧中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