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筒节轧制变形研究及圆度控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1.1 大型筒节在重大装备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1.1.2 轧制是制造大型筒节的高效技术 | 第14-15页 |
1.2 大型筒节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实验研究 | 第15-16页 |
1.2.2 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1.2.3 导向辊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 金属轧制变形的研究 | 第18-25页 |
1.3.1 平面变形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2 三维变形的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大型筒节轧制条件 | 第27-47页 |
2.1 筒节轧制咬入条件 | 第27-37页 |
2.1.1 咬入条件力学模型 | 第27-29页 |
2.1.2 咬入条件和进给量 | 第29-31页 |
2.1.3 咬入条件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2.1.4 有限元模拟实验 | 第32-37页 |
2.2 筒节轧制锻透条件 | 第37-46页 |
2.2.1 锻透条件分析 | 第37-38页 |
2.2.2 锻透条件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2.2.3 有限元模拟实验 | 第39-41页 |
2.2.4 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2.2.5 工艺参数对筒节锻透的影响 | 第43-45页 |
2.2.6 锻透条件验证 | 第45-4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主应力法分析大型筒节轧制力能参数 | 第47-61页 |
3.1 轧制力模型 | 第47-53页 |
3.1.1 假设条件 | 第47页 |
3.1.2 模型建立 | 第47-50页 |
3.1.3 屈服准则 | 第50-52页 |
3.1.4 边界条件 | 第52页 |
3.1.5 中性点位置 | 第52页 |
3.1.6 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的计算 | 第52-53页 |
3.1.7 流变应力模型 | 第53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3.2.1 单位轧制压力、轧制力和力矩 | 第53-57页 |
3.2.2 工艺参数对中性点位置的影响 | 第57-59页 |
3.3 实验验证 | 第59-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新型条层法模拟大型筒节轧制三维变形 | 第61-78页 |
4.1 条层分割模型与横向位移函数 | 第61-64页 |
4.1.1 基本假设 | 第61-62页 |
4.1.2 条层分割模型 | 第62-63页 |
4.1.3 横向位移函数 | 第63-64页 |
4.2 流动速度和应变速度 | 第64-68页 |
4.2.1 变形区金属流动速度 | 第64-66页 |
4.2.2 金属相对辊面的滑动速度 | 第66-67页 |
4.2.3 应变速度及剪应变速度强度 | 第67-68页 |
4.2.4 变形区三维应变模型 | 第68页 |
4.3 应力模型 | 第68-74页 |
4.3.1 前后张力模型 | 第68-69页 |
4.3.2 三向应力模型 | 第69-70页 |
4.3.3 力平衡微分方程 | 第70-73页 |
4.3.4 接触面纵向、横向摩擦力 | 第73-74页 |
4.4 轧件厚度 | 第74页 |
4.5 出口横向位移函数的计算 | 第74-76页 |
4.5.1 出口横向位移函数的优化模型 | 第74-76页 |
4.5.2 条层法计算步骤 | 第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新型条层法仿真结果分析 | 第78-97页 |
5.1 计算结果 | 第78-86页 |
5.1.1 出口横向位移分布 | 第78-80页 |
5.1.2 流动速度场分析 | 第80-82页 |
5.1.3 应变速度分析 | 第82-83页 |
5.1.4 三向应力与单位轧制压力 | 第83-85页 |
5.1.5 摩擦应力分布 | 第85-86页 |
5.2 宽展分析 | 第86-93页 |
5.2.1 压下量对宽展的影响 | 第88-89页 |
5.2.2 宽厚比对宽展的影响 | 第89-90页 |
5.2.3 上辊径对宽展的影响 | 第90-91页 |
5.2.4 下辊径对宽展的影响 | 第91-92页 |
5.2.5 筒节内径对宽展的影响 | 第92-93页 |
5.3 有限元模拟验证 | 第93-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6章 大型筒节轧制圆度控制 | 第97-118页 |
6.1 导向辊的理论分析 | 第97-105页 |
6.1.1 导向力理论值 | 第98-100页 |
6.1.2 导向力极限值 | 第100-103页 |
6.1.3 导向辊的运动模型 | 第103-105页 |
6.2 有限元模拟实验研究 | 第105-109页 |
6.2.1 有限元建模 | 第105-107页 |
6.2.2 实验与计算结果对比 | 第107-109页 |
6.3 不同导向辊控制方式下筒节圆度误差变化 | 第109-112页 |
6.3.1 圆度误差 | 第109-110页 |
6.3.2 控制导向辊运动轨迹 | 第110-111页 |
6.3.3 固定导向力控制 | 第111-112页 |
6.4 轧制工艺参数对筒节圆度误差的影响 | 第112-117页 |
6.4.1 进给速度 | 第112-115页 |
6.4.2 上下辊转速 | 第115-11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7章 大型筒节轧制实验研究 | 第118-124页 |
7.1 轧制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118页 |
7.2 轧制工艺 | 第118-122页 |
7.3 轧制结果对比 | 第122-123页 |
7.4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3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作者简介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