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平滑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5-16页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及其平滑控制第18-34页
    2.1 风光储系统结构及平滑控制原理第18-20页
    2.2 风光储系统特性分析第20-27页
        2.2.1 风电出力特性分析第20-22页
        2.2.2 光伏出力特性分析第22-24页
        2.2.3 储能的分类及特点第24-27页
    2.3 风光储系统控制模式分析第27-28页
    2.4 平滑控制目标分析第28-29页
    2.5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平滑控制第29-33页
        2.5.1 平滑控制策略第29-31页
        2.5.2 风光功率超短期预测第31-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发电功率曲线计算模型第34-45页
    3.1 发电功率曲线平滑目标分析第34页
    3.2 基于预测信息的系统发电功率曲线第34-38页
        3.2.1 移动平均算法第34-35页
        3.2.2 发电功率曲线计算步骤第35-38页
    3.3 风、光、储各子系统发电功率曲线第38-41页
        3.3.1 风、光、储可调功率范围的确定第38-39页
        3.3.2 升功率控制时风、光、储发电功率曲线第39-40页
        3.3.3 降功率控制时风、光、储发电功率曲线第40-41页
    3.4 风、光、储各子系统发电功率曲线计算模型第41-44页
        3.4.1 发电功率曲线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1-42页
        3.4.2 发电功率曲线计算模型的求解第42-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储能系统实时功率平抑控制策略第45-55页
    4.1 实时功率平抑目标分析第45-46页
    4.2 储能实时平抑策略研究第46-47页
    4.3 实时功率平滑算法第47-50页
        4.3.1 平滑原理及相关指标第47-48页
        4.3.2 加权移动平均参数设计第48-50页
    4.4 储能模糊控制策略第50-54页
        4.4.1 储能SOC模糊控制策略第51页
        4.4.2 输入及输出的模糊处理第51-53页
        4.4.3 模糊控制规则第53-54页
        4.4.4 解模糊处理第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平滑控制仿真实验第55-68页
    5.1 仿真模型及参数第55-56页
    5.2 发电功率曲线算例第56-61页
        5.2.1 系统发电功率曲线计算第56-57页
        5.2.2 风、光、储各子系统发电功率曲线计算第57-61页
    5.3 实时功率平抑控制仿真实验第61-64页
        5.3.1 储能设备实时功率平抑仿真结果分析第61-62页
        5.3.2 储能SOC模糊控制仿真结果分析第62-64页
    5.4 有无发电功率曲线平滑控制仿真对比实验第64-65页
    5.5 与低通滤波平滑方法对比实验第65-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级PFC反激式LED驱动电路效率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不连续PWM调制的储能逆变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