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漕粮海运、河运之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写作缘由 | 第9页 |
(二) 关于漕粮海运、河运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第9-15页 |
1. 明代河运的相关研究 | 第9-12页 |
2. 明代海运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3. 海运转向河运原因研究 | 第13-15页 |
一、河、海之争双方的争论依据 | 第15-25页 |
(一) 黄河自然条件对河运的制约 | 第15-19页 |
(二) 河运的成本 | 第19-25页 |
1、漕船修造 | 第20-21页 |
2、漕军月粮、行粮 | 第21-22页 |
3、运道维护与差役工食 | 第22-25页 |
二、元至明初的海运实践活动 | 第25-31页 |
(一) 元代的海运实践 | 第25-28页 |
1、初试海运 | 第25-26页 |
2、海运线路 | 第26-28页 |
(二) 洪武、永乐时期的海运实践 | 第28-31页 |
1、洪武时期的海运 | 第28-29页 |
2、永乐时期的海陆兼运 | 第29-31页 |
三、明中后期的海运议案 | 第31-54页 |
(一) 丘濬的海运理论 | 第31-35页 |
1、河运的弊端 | 第31-32页 |
2、海运可行论 | 第32-35页 |
(二) 胶莱河海运之议 | 第35-48页 |
1、嘉靖年间胶莱河议 | 第36-42页 |
2、隆庆年间胶莱河议 | 第42-43页 |
3、万历年间胶莱河议 | 第43-48页 |
(三) 直接海运 | 第48-54页 |
1、梁梦龙的海运实践 | 第48-50页 |
2、王宗沐与直接海运 | 第50-54页 |
四、明代漕粮海运、河运之争结局分析 | 第54-59页 |
(一) 权力角逐对海运的影响 | 第54-56页 |
(二) 河道官员对海运的态度 | 第56-57页 |
(三) 运河沿岸人们对海运态度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