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针灸治疗新加坡寒湿痹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19页 |
| 1. 中医学对痹证的认识 | 第10-15页 |
| 1.1 痹证概念 | 第10页 |
| 1.2 病因病机 | 第10页 |
| 1.3 新加坡痹证发病特点 | 第10-11页 |
| 1.4 临床辨证分型 | 第11-12页 |
| 1.5治疗 | 第12-15页 |
| 2. 现代医学对痹证相关疾病的认识 | 第15-19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9-27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2. 临床资料 | 第19-21页 |
| 2.1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 2.2 诊断标准 | 第19页 |
| 2.3 纳入标准 | 第19-20页 |
| 2.4 排除标准 | 第20页 |
| 2.5 剔除标准 | 第20页 |
| 2.6 病例脱落标准 | 第20-21页 |
| 2.7 终止研究标准 | 第21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3.1 随机分组 | 第21页 |
| 3.2 治疗方案 | 第21页 |
| 3.3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21-23页 |
| 4. 统计学方法 | 第23页 |
| 5. 研究结果 | 第23-27页 |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4页 |
| 5.2 治疗前后疼痛强度比较 | 第24-25页 |
| 5.3 镇痛疗效的分析 | 第25页 |
| 5.4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第25-26页 |
| 5.5 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 第26页 |
| 5.6 安全性评价 | 第26-27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7-29页 |
| 1. 痹证 | 第27页 |
| 2. 新加坡环境特色 | 第27页 |
| 3. 立题依据 | 第27页 |
| 4. 联合治疗的优势 | 第27页 |
| 5. 治疗结论 | 第27-28页 |
| 6. 不足与展望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 附录 | 第30-33页 |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