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非饱和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4 粉土的分类及基本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GEO-STUDIO 中基本理论和流固耦合方法 | 第18-33页 |
2.1 基本理论介绍 | 第18-32页 |
2.1.1 有效应力和应力变化 | 第18-19页 |
2.1.2 饱和含水层的压缩 | 第19-22页 |
2.1.3 非饱和含水层的压缩 | 第22-27页 |
2.1.4 渗流原理 | 第27页 |
2.1.5 渗流控制微分方程 | 第27-28页 |
2.1.6 流固耦合方程 | 第28-32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粉土力学特性及其沉降压缩特性试验 | 第33-51页 |
3.1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直剪试验 | 第33-39页 |
3.1.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39页 |
3.2 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固结试验 | 第39-44页 |
3.2.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 第41页 |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4页 |
3.3 饱和-非饱和粉土地基室内模型试验 | 第44-49页 |
3.3.1 模型试验方案 | 第44-45页 |
3.3.2 试验准备 | 第45-46页 |
3.3.3 试验方法 | 第46页 |
3.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饱和-非饱和粉土地基沉降数值模型模拟试验 | 第51-64页 |
4.1 计算模型 | 第51-53页 |
4.2 基本假设 | 第53页 |
4.3 本构模型 | 第53页 |
4.4 边界条件 | 第53-55页 |
4.5 模型参数 | 第55-57页 |
4.6 模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7-63页 |
4.6.1 沉降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 第57-60页 |
4.6.2 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变化关系 | 第60-61页 |
4.6.3 体积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 第61-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饱和-非饱和土地基沉降数值模型分析案例 | 第64-72页 |
5.1 胶济客运专线工程地质特性 | 第64页 |
5.2 现场沉降监测及监测周期 | 第64-66页 |
5.3 数值计算 | 第66-71页 |
5.3.1 计算模型 | 第66-67页 |
5.3.2 模型参数 | 第67-68页 |
5.3.3 边界条件 | 第68-69页 |
5.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9-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