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农业计划与管理论文

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社发展的途径--以N市调查研究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部分 引言第11-19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3页
 二、 理论依据第13-14页
 三、 研究意义第14-15页
  (一) 农村和农业生产发展的新状况第14-15页
  (二) 实践意义第15页
 四、 研究假设第15-16页
 五、 研究方法第16页
  (一) 实证分析法第16页
  (二) 范式分析法第16页
 六、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七、 不足之处第17-19页
第二部分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第19-25页
 一、 国外部分第19-21页
 二、 国内部分第21-22页
 三、 有关概念的界定第22-25页
第三部分 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社再次产生和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第25-29页
 一、 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社再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第25页
 二、 新时期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社发展的解释第25-29页
  (一) 耕地分散和经营规模狭小第26页
  (二)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第26-27页
  (三) 市场失灵第27-29页
第四部分 N 市农户参与农民经济合作社意愿的实证分析及调查第29-35页
 一、 农户参与农民经济合作社意愿的分析第29-32页
  (一) 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和调查方法第29页
  (二) 模型介绍和变量的定义第29-30页
  (三)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第30-32页
 二、 农户原意参加何种服务组织的调查第32-35页
第五部分 完善和发展现有农民经济合作社的途径第35-39页
 一、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农民经济合作社的领导方式第35页
 二、 放宽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生产活动经营的限制条件第35-36页
 三、 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依托,选好发展突破口第36页
 四、 注意合作的层次性先后顺序第36-37页
 五、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第37页
 六、 税收优惠第37页
 七、 整合新科技促进农民经济合作社发展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农户行为负外部性的村域公共空间研究--以安阳市双沟村为例
下一篇: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