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第一章 大肠杆菌病流行概述 | 第8-14页 |
1.1 大肠杆菌病概述 | 第8页 |
1.2 大肠杆菌的常规特征 | 第8-10页 |
1.2.1 形态特征 | 第8-9页 |
1.2.2 生化特征 | 第9页 |
1.2.3 理化特性 | 第9页 |
1.2.4 抗原特性 | 第9页 |
1.2.5 血清型 | 第9-10页 |
1.2.6 致病性概述 | 第10页 |
1.3 流行病学概述 | 第10-11页 |
1.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1-12页 |
1.4.1 败血型 | 第11页 |
1.4.2 脐炎或卵黄囊感染 | 第11页 |
1.4.3 卵黄性腹膜炎与输卵管炎 | 第11页 |
1.4.4 气囊炎 | 第11页 |
1.4.5 肝周炎及心包炎 | 第11-12页 |
1.4.6 肉芽肿 | 第12页 |
1.5 防治措施概述 | 第12-14页 |
1.5.1 加强管理 | 第12页 |
1.5.2 免疫接种 | 第12-13页 |
1.5.3 治疗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2.1 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 第14-15页 |
2.2. E.COLI 耐药机制简述 | 第15-16页 |
2.2.1 遗传因素 | 第15页 |
2.2.2 生化机制 | 第15-16页 |
试验研究 | 第16-24页 |
第三章 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检测研究 | 第16-24页 |
3.1 材料 | 第16-17页 |
3.1.1 病料 | 第16页 |
3.1.2 培养基及试剂 | 第16页 |
3.1.3 生化反应管及药敏试纸 | 第16-17页 |
3.1.4 O 因子血清 | 第17页 |
3.1.5 引物 | 第17页 |
3.2 方法 | 第17-18页 |
3.2.1 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 | 第17页 |
3.2.2 生化实验 | 第17页 |
3.2.3 PCR 鉴定 | 第17-18页 |
3.2.4 血清型鉴定 | 第18页 |
3.2.5 耐药性实验 | 第18页 |
3.2.6 耐药基因检测 | 第18页 |
3.2.7 统计学方法 | 第18页 |
3.3 结果 | 第18-22页 |
3.3.1 细菌分离及镜检 | 第18页 |
3.3.2 生化实验结果 | 第18-19页 |
3.3.3 PCR 鉴定 | 第19-20页 |
3.3.4 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结果 | 第20页 |
3.3.5 耐药性检测结果 | 第20-21页 |
3.3.6 耐药基因 PCR 检测结果 | 第21-22页 |
3.3.7 致病性 E.coli 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出情况比较分析 | 第22页 |
3.4 讨论 | 第22-24页 |
结论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1页 |
缩略词表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作者简介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