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铀矿的开采和利用 | 第11页 |
1.2 我国铀矿主要开采技术 | 第11-13页 |
1.2.1 铀矿的堆浸技术 | 第11-12页 |
1.2.2 原地破碎浸铀技术 | 第12页 |
1.2.3 地浸采铀技术 | 第12-13页 |
1.3 铀矿浸出过程中的阻滞与迁移问题 | 第13-15页 |
1.4 含铀废水的来源、对环境的危害及特点 | 第15-16页 |
1.4.1 含铀废水的来源 | 第15页 |
1.4.2 含铀废水的危害 | 第15页 |
1.4.3 含铀废水的特点 | 第15-16页 |
1.5 含铀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6-17页 |
1.5.1 传统的处理方法 | 第16-17页 |
1.5.2 吸附法处理含铀废水 | 第17页 |
1.6 Al(OH)_3胶体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1.6.1 溶胶凝胶法 | 第17-18页 |
1.6.2 水热法 | 第18页 |
1.6.3 微乳液法 | 第18-19页 |
1.6.4 沉淀法 | 第19页 |
1.6.5 碳分法 | 第19页 |
1.7 SiO_2胶体制备方法 | 第19-21页 |
1.8 胶体的纯化方法 | 第21-24页 |
1.8.1 透析法 | 第21页 |
1.8.2 电渗析 | 第21-22页 |
1.8.3 超过滤法 | 第22页 |
1.8.4 混合树脂纯化法 | 第22-23页 |
1.8.5 离子膜分离法 | 第23-24页 |
1.9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6页 |
1.9.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9.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Al(OH)_3与 SiO_2胶体的制备 | 第26-34页 |
2.1 Al(OH)_3胶体的制备 | 第26-31页 |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2.1.3 Al(OH)_3胶体的纯化 | 第26-27页 |
2.1.4 pH 对 Al(OH)_3胶体的形成量及氨水消耗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2.1.5 激光粒度分析 | 第29-30页 |
2.1.6 SEM 与 EDS 分析 | 第30-31页 |
2.2 SiO_2胶体的制备 | 第31-33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31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2.2.3 激光粒度分析 | 第32页 |
2.2.4 SEM 与 EDS 分析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Al(OH)_3对铀的吸附机理研究 | 第34-44页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3.1.1 主要试剂和溶液配制 | 第34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3.1.3 铀的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3.2.1 吸附操作 | 第35页 |
3.2.2 pH 对 Al(OH)_3胶体吸附铀的影响实验 | 第35页 |
3.2.3 Al(OH)_3对铀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35页 |
3.2.4 Al(OH)_3对铀的吸附等温线实验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3.3.1 pH 值对 Al(OH)_3胶体吸附铀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振荡时间对 Al(OH)_3胶体吸附铀的影响 | 第37页 |
3.3.3 Al(OH)_3胶体对铀吸附动力学 | 第37-39页 |
3.3.4 Al(OH)_3胶体对铀的吸附等温线 | 第39-41页 |
3.4 Al(OH)_3胶体吸附铀前、后的粒度分布与 SEM 图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SiO_2对铀的吸附机理研究 | 第44-55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44页 |
4.2.2 吸附操作 | 第44-45页 |
4.2.3 pH 对 SiO_2胶体吸附铀的影响实验 | 第45页 |
4.2.4 接触时间对 SiO_2胶体吸附铀的影响实验 | 第45页 |
4.2.5 SiO_2胶体对铀的吸附等温线实验 | 第4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3页 |
4.3.1 pH 对 SiO_2胶体吸附铀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2 接触时间对 SiO_2胶体吸附铀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7-49页 |
4.3.4 初始铀浓度不同对吸附量与去除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5 吸附等温方程 | 第50-53页 |
4.4 吸附前后的 SEM 与 EDS 对比 | 第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