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蔬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遗传多样性概念 | 第13页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洋葱DNA 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DNA 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DNA 分子标记的发展 | 第16-17页 |
·DNA 分子标记的特点 | 第17-18页 |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标记技术 | 第18-19页 |
·花青素合成过程研究进展 5 | 第19-25页 |
2 洋葱遗传多样性的SRAP 标记分析 | 第25-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试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1页 |
·本实验的流程图 | 第26-27页 |
·洋葱基因组总DNA 的提取 | 第27-28页 |
·洋葱基因组总DNA 完整性、浓度及纯度的鉴定 | 第28页 |
·洋葱SRAP 反应引物筛选 | 第28-29页 |
·PCR 扩增反应 | 第29-30页 |
·变性 | 第30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0页 |
·银染显色 | 第30-31页 |
·SRAP 电泳图谱的记录 | 第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洋葱基因组DNA 质量检测 | 第31-32页 |
·洋葱种质资源SRAP 引物筛选与多态性引物分析 | 第32-33页 |
·洋葱种质资源SRAP 聚类分析 | 第33-36页 |
3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36-48页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植物材料 | 第36页 |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41页 |
·实验流程图如下 | 第36-37页 |
·洋葱RNA 的提取 | 第37-38页 |
·反转录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38页 |
·引物合成 | 第38-39页 |
·PCR 扩增反应 | 第39页 |
·PCR 产物回收 | 第39-40页 |
·目的片段与pMD~(TM)18-TVector 的链接 | 第40页 |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转化 | 第40-41页 |
·单菌落PCR 验证 | 第41页 |
·AcCHS1 基因和AcCHS2 基因的序列测定 | 第41页 |
·AcCHS1 基因和AcCHS2 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DNA 的提取结果 | 第41页 |
·洋葱AcCHS1 和AcCHS2 基因的扩增 | 第41-42页 |
·洋葱AcCHS1 和AcCHS2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42-44页 |
·洋葱AcCHS1 和AcCHS2 基因编码蛋白的特征 | 第44-45页 |
·CHS 编码蛋白的进化树分析 | 第45-47页 |
·洋葱AcCHS1 和AcCHS2 基因表达分析 | 第47-48页 |
4 讨论 | 第48-52页 |
·高质量模板DNA 的提取 | 第48页 |
·SRAP 分子标记在洋葱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可行性 | 第48-49页 |
·44 份洋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第49-50页 |
·洋葱CHS 基因家族和结构的探讨 | 第50页 |
·CHS 基因起源的探讨 | 第50-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首次应用SRAP 技术确定了44 份洋葱种质资源遗传关系 | 第52页 |
·在洋葱中成功克隆了两个 CHS 基因,并对其各自的表 达进行分析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