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狩猎、野生动物驯养论文--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狩猎限制论文

浙江天童灰眶雀鹛东南亚种栖息地选择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研究综述第12-22页
    第一节 灰眶雀鹛研究综述第12-13页
        1. 灰眶雀鹛的形态特征第12页
        2. 灰眶雀鹛的国内分布第12-13页
        3. 国内外灰眶雀鹛的相关研究和记录第13页
    第二节 栖息地选择研究概述第13-22页
        1. 研究历史进程与发展第14-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20页
        3. 研究展望第20-22页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区域第22-26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第二节 研究区域概况第23-26页
        1. 地理位置第23-24页
        2. 地质与地貌第24页
        3. 气候第24页
        4. 资源第24-26页
第三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6-31页
    第一节 研究内容第26页
        1. 栖息地选择第26页
        2. 巢址栖息地选择第26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26-31页
        1. 野外观察第26-27页
        2. 数据采集第27-29页
        3. 数据分析第29-31页
第四章 灰眶雀鹛生境选择结果与分析第31-45页
    第一节 灰眶雀鹛数量月份变化第31页
    第二节 环境因子对灰眶雀鹛生境选择的影响第31-40页
        1. 繁殖季前灰眶雀鹛出现概率的数学模型第31-34页
        2. 繁殖季灰眶雀鹛出现概率的数学模型第34-37页
        3. 繁殖季后灰眶雀鹛出现概率的数学模型第37-40页
    第三节 植物种类对灰眶雀鹛生境选择的影响第40-45页
        1. 繁殖季前灰眶雀鹛与植物的关系第40-42页
        2. 繁殖季后灰眶雀鹛与植物的关系第42-45页
第五章 灰眶雀鹛的巢址选择结果与分析第45-55页
    第一节 巢址形态学第45-51页
        1. 巢的组成与形态第45页
        2. 巢址距地面高度第45-46页
        3. 巢树种胸径第46-51页
    第二节 植物种类对巢址选择的影响第51页
    第三节 环境因子对巢址选择的影响第51-55页
第六章 讨论第55-62页
    第一节 栖息地的特异性第55-57页
    第二节 灰眶雀鹛的集群数量与植物的关系第57-59页
    第三节 不同尺度上环境因子对栖息地选择的影响第59页
    第四节 灰眶雀鹛的巢址选择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73页
附录一第73-74页
附录二第74-75页
附录三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行为生态特征及防治策略初探
下一篇:退化草原植物功能群和土壤性状的变化及碳截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