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

国际社会反恐怖融资问题研究及其对我国反恐工作的启示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2-13页
1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3-18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的难点与拟创新之处第18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8-20页
2 恐怖融资概述第20-33页
    2.1 恐怖融资的概念第20-23页
        2.1.1 行为主体维度第20-21页
        2.1.2 行为方式维度第21-22页
        2.1.3 资金范围维度第22页
        2.1.4 社会危害性维度第22-23页
    2.2 恐怖组织必需资源中的资金要素第23-29页
        2.2.1 资金对于恐怖组织的重要性第23-24页
        2.2.2 恐怖组织的资金需求第24页
        2.2.3 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第24-29页
    2.3 恐怖组织的资金流转渠道第29-33页
        2.3.1 通过正规金融部门第30页
        2.3.2 通过替代性汇款体系第30页
        2.3.3 通过新型支付工具第30-31页
        2.3.4 利用加密货币进行暗网交易第31页
        2.3.5 利用预付卡第31-32页
        2.3.6 通过现金钞票运输第32-33页
3 国际社会的反恐怖融资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第33-43页
    3.1 反恐怖融资的国际框架第33-36页
        3.1.1 联合国《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及安理会决议第33-34页
        3.1.2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及其建议文件第34页
        3.1.3 艾格蒙特集团及其金融情报交流制度第34-35页
        3.1.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专题信托基金第35-36页
    3.2 反恐怖融资的国别实践第36-40页
        3.2.1 美国的反恐怖融资实践第36-37页
        3.2.2 俄罗斯的反恐怖融资实践第37-38页
        3.2.3 瑞士的反恐怖融资实践第38页
        3.2.4 澳大利亚的反恐怖融资实践第38-39页
        3.2.5 对反恐怖融资国别经验的总结第39-40页
    3.3 当前国际反恐怖融资所存在的问题第40-43页
        3.3.1 普遍性问题第40-41页
        3.3.2 特殊性问题第41-43页
4 我国境内的恐怖融资现状与反恐怖融资工作第43-53页
    4.1 我国境内的恐怖融资现状第44-47页
        4.1.1 案件数量与涉案人员数量逐年上升第44-45页
        4.1.2 用于策划恐怖活动的资金数额较小第45-46页
        4.1.3 资金来源自助化且非正式化第46-47页
        4.1.4 资金流转愈发倾向于电子交易方式第47页
    4.2 我国对恐怖融资的打击与防范第47-48页
        4.2.1 我国的反恐怖融资法律体系第47-48页
        4.2.2 我国的反恐怖融资组织机构第48页
        4.2.3 我国的反恐怖融资国际合作第48页
        4.2.4 我国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第48页
    4.3 对我国反恐怖融资工作机制的评价第48-53页
        4.3.1 我国落实反恐怖融资国际框架的情况第49-50页
        4.3.2 中外反恐怖融资工作机制之比较第50-53页
5 国际社会反恐怖融资实践对我国反恐工作的启示第53-64页
    5.1 完善效力层次完整的反恐怖融资法律体系第53-54页
        5.1.1 出台反恐怖融资的专门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第53页
        5.1.2 完善恐怖融资的罪名设置与刑事责任规定第53-54页
        5.1.3 健全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恐怖融资法律制度第54页
    5.2 在健全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中实现高效统领第54-57页
        5.2.1 提升金融情报机构的行政地位第54-55页
        5.2.2 完善成员单位间协调沟通机制第55-56页
        5.2.3 建立反恐怖融资成效评价机制第56-57页
    5.3 全面深入布局防范为主的反恐怖融资策略第57-58页
        5.3.1 防范极端主义以及分裂主义第57-58页
        5.3.2 改善反恐怖融资的社会环境第58页
        5.3.3 在技术应用上推进政企合作第58页
    5.4 以公安情报资源加固反恐怖融资情报链条第58-62页
        5.4.1 管控携带贵重物品出入境的行为,提供物的情报第59页
        5.4.2 警惕对非政府组织的渗透与利用,提供法人情报第59页
        5.4.3 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提供案件与自然人的情报第59-60页
        5.4.4 依法对恐怖融资开展涉恐行政调查,将战线前移第60页
        5.4.5 通过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强化阵地控制第60-62页
    5.5 积极参与反恐怖融资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第62-64页
        5.5.1 以共同安全利益为基础推动反恐怖融资双边合作第62页
        5.5.2 利用区域性合作组织搭建反恐怖融资的区域框架第62页
        5.5.3 针对不同种类的恐怖融资风险分别采取适当措施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附录A第71-72页
附录B第72-73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监管研究--以宝利国际为例
下一篇:可转换债券的会计确认及计量问题--以格力转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