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

“熄风止痛免煎颗粒”治疗肝郁络阻型偏头痛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0页
第一章 传统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第10-17页
    1 中医对偏头痛病名及临床表现的阐述第10-11页
    2 中医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1-13页
        2.1 风邪为患,主责在肝第11-12页
        2.2 脾失健运,痰蒙清窍第12页
        2.3 瘀血阻窍,络脉不通第12-13页
        2.4 气血亏虚,脑络失荣第13页
        2.5 肾精久亏,脑髓空虚第13页
    3 中医对偏头痛证型的研究第13-14页
    4 古今医家对偏头痛治疗的特色发挥第14-17页
        4.1 古代医家名方治疗偏头痛第14-15页
        4.2 现代医家治疗偏头痛方药发挥第15-16页
        4.3 杏林医技——针灸治疗偏头痛第16-17页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第17-24页
    1 偏头痛分类第17页
    2 偏头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第17-21页
        2.1 血管源学说第17-18页
        2.2 神经源学说第18-19页
        2.3 神经血管学说第19-21页
    3 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第21-24页
        3.1 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第22页
        3.2 预防性治疗第22-24页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第24-41页
    1 诊断与病历选择第24-27页
        1.1 西医诊断标准第24-25页
        1.2 中医诊断症候标准第25页
        1.3 研究药物适应证候效应指标的量化分级标准第25页
        1.4 纳入标准第25-26页
        1.5 排除标准第26页
        1.6 病例的剔除第26页
        1.7 脱落病例的处理第26-27页
        1.8 研究病例的终止第27页
    2 统计方法第27页
    3 临床资料第27-29页
        3.1 病历来源及分组第27页
        3.2 一般资料第27-28页
        3.3 头痛情况第28-29页
    4 研究方法第29页
        4.1 分组第29页
        4.2 给药方法第29页
    5 观察指标第29-30页
    6 疗效判定第30页
    7 安全性判定第30-31页
        7.1 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第30页
        7.2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观察、记录和报告方法第30-31页
    8 研究结果第31-35页
        8.1 服药期间头痛强度评分、程度分级分布第31-33页
        8.2 远期疗效第33-35页
        8.3 总结第35页
    9 讨论第35-41页
        9.1 立法依据第35-36页
        9.2 疗效讨论第36-37页
        9.3 熄风止痛免煎颗粒组方及方解第37-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刺中、下髎穴治疗慢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微调三号方对大肠癌肝转移MMP2、MMP9及TIMP2影响的实验研究及其联合FOLFOX6方案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