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高电压技术论文--高电压绝缘技术论文--电晕对绝缘的影响论文

考虑海拔影响的正极性针环电极模型和交流750kV导线的电晕起始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3页
        1.1.1 超、特高压电网的发展第10-11页
        1.1.2 电晕放电与危害第11页
        1.1.3 影响导线电晕放电的主要因素第11-12页
        1.1.4 考虑海拔影响的针环电晕放电电流的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考虑海拔影响的针环电晕放电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电晕笼研究方法第15-16页
        1.2.3 紫外成像检测电晕方法第16-17页
        1.2.4 现有海拔校正方法第17页
    1.3 本文完成的工作第17-19页
第2章 模拟不同海拔的针环电晕放电电流测量平台的设计第19-30页
    2.1 正电晕放电的原理第19页
    2.2 测量平台的设计方案及测量原理第19-21页
        2.2.1 测量平台的设计方案第19-20页
        2.2.2 测量平台的测量原理第20-21页
    2.3 腔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第21-23页
        2.3.1 针环电晕放电电离区第21-22页
        2.3.2 法拉第盘第22-23页
    2.4 微电流放大电路及电源模块第23-28页
        2.4.1 微电流放大电路第23-24页
        2.4.2 电源模块第24-25页
        2.4.3 电路仿真第25-26页
        2.4.4 PCB 板设计第26-28页
    2.5 气压控制装置第28-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考虑海拔影响的正针环电极模型的研究第30-36页
    3.1 针环正电晕放电电流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关系第30-32页
    3.2 针电极起晕电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关系第32-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不同海拔条件下交流 750kV 导线电晕起始电压的研究第36-55页
    4.1 电晕笼装置第36-38页
        4.1.1 电晕笼的简介第36-37页
        4.1.2 电晕笼的分类第37-38页
        4.1.3 本文使用的电晕笼第38页
    4.2 试验电源与测量仪器和试验导线第38-40页
        4.2.1 试验电源第38-40页
        4.2.2 测量仪器第40页
        4.2.3 试验导线第40页
    4.3 试验地点和气象条件第40-42页
        4.3.1 试验地点第40-41页
        4.3.2 气象条件第41-42页
    4.4 利用紫外成像检测技术测量起晕电压的方法第42-46页
        4.4.1 紫外成像检测技术原理第42-45页
        4.4.2 紫外成像检测导线电晕放电现象第45页
        4.4.3 试验可重复性验证第45-46页
    4.5 电晕起始电压的确定方法第46-49页
        4.5.1 特性曲线切线法第47-48页
        4.5.2 观测法第48-49页
    4.6 不同海拔下导线起晕电压试验测量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4.6.1 LGJ-500/50 导线试验结果第49-50页
        4.6.2 结果分析第50-51页
    4.7 起晕电压海拔校正方法的研究第51-54页
        4.7.1 按 GB/T 2317.2- 2008 规定的校正方法校正第51-52页
        4.7.2 按 GB/T 775.2- 2003 规定的校正方法校正第52页
        4.7.3 海拔校正公式的适用性探讨第52-53页
        4.7.4 各种海拔校正方法的比较第53-54页
    4.8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导磁储能系统的测量系统研究
下一篇:辽阳地区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