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制造工艺论文--航空器的维护与修理论文

应用于飞机电路板修理的专用程序存储器件读写装置的研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图表清单第9-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硬件系统设计第14页
        1.2.2 通讯模块设计第14页
        1.2.3 软件开发设计第14-15页
    1.3 论文研究意义第15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第15-17页
    1.5 论文章节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总体设计方案第18-32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装置研制的理论基础第18-25页
        2.2.1 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引入第18-21页
        2.2.2 数据传输可靠性理论的引入第21-25页
    2.3 装置硬件架构设计第25-26页
    2.4 上位机选型与软件开发方案第26-27页
        2.4.1 上位机选型第26页
        2.4.2 上位机软件开发方案第26-27页
    2.5 下位机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方案第27-31页
        2.5.1 C8051F040 单片机概述第27-29页
        2.5.2 下位机硬件架构及其功能第29-30页
        2.5.3 下位机软件开发方案第30-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硬件模块电路设计第32-47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C8051F040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第32-37页
        3.2.1 供电电路设计第32-33页
        3.2.2 时钟电路设计第33页
        3.2.3 复位电路设计第33-34页
        3.2.4 JTAG 接口电路设计第34-35页
        3.2.5 电平转换电路设计第35-36页
        3.2.6 指示灯电路设计第36页
        3.2.7 其它引脚接口电路设计第36-37页
    3.3 存储器件引脚配置接口电路设计第37-43页
        3.3.1 引脚配置接口电路设计思路第37-38页
        3.3.2 器件电源电压配置接口电路设计第38-39页
        3.3.3 器件擦除电压配置接口电路设计第39-40页
        3.3.4 器件编程电压配置接口电路设计第40-41页
        3.3.5 器件地配置接口电路设计第41-42页
        3.3.6 器件 I/O 口配置接口电路设计第42-43页
    3.4 数据存储模块电路设计第43-45页
    3.5 串口通讯模块接口电路设计第45页
    3.6 硬件设计需要注意的方面第45-46页
    3.7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读写装置软件开发第47-73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第47-54页
        4.2.1 上位机软件设计思路第47-48页
        4.2.2 串口通讯程序设计第48页
        4.2.3 器件操作程序设计第48-54页
    4.3 下位机软件程序设计第54-65页
        4.3.1 下位机程序设计思路第54-56页
        4.3.2 串口通讯程序设计第56页
        4.3.3 数据存储与读取程序设计第56-57页
        4.3.4 器件操作程序设计第57-65页
    4.4 上下位机通讯帧格式第65-71页
        4.4.1 器件选择指令帧格式第65-66页
        4.4.2 器件擦除指令帧格式第66-67页
        4.4.3 器件读取指令帧格式第67-68页
        4.4.4 器件编程指令帧格式第68-70页
        4.4.5 器件查空指令帧格式第70-71页
    4.5 软件开发需要注意的方面第71-72页
        4.5.1 上位机软件开发需要注意的方面第71-72页
        4.5.2 下位机软件开发需要注意的方面第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读写装置功能分析与实验验证第73-88页
    5.1 引言第73页
    5.2 读写装置的功能分析第73页
    5.3 读写装置的实验验证第73-87页
        5.3.1 实验验证的前期准备第73-76页
        5.3.2 实验验证第76-87页
    5.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88-89页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第88页
    6.2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致谢第91-9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高精度磁强计校准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FPGA的膈肌肌电触发呼吸机算法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