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快速路的交通控制方法 | 第11-13页 |
| ·主线控制 | 第12页 |
| ·入口匝道控制 | 第12-13页 |
| ·通道控制 | 第13页 |
| ·入口匝道控制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6页 |
| ·入口匝道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入口匝道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入口匝道控制及其 ALINEA 方法 | 第19-34页 |
| ·入口匝道的控制方法 | 第19-25页 |
| ·入口匝道控制的原理 | 第19-20页 |
| ·入口匝道的控制方法 | 第20-25页 |
| ·ALINEA 反馈控制 | 第25-28页 |
| ·ALINEA 反馈控制 | 第25-28页 |
| ·METALINEA 控制 | 第28页 |
| ·改进型ALINEA 控制 | 第28-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迭代反馈整定原理与方法 | 第34-42页 |
| ·迭代反馈整定原理 | 第34-40页 |
| ·2-自由度迭代反馈整定原理 | 第34-39页 |
| ·1-自由度迭代反馈整定原理 | 第39-40页 |
| ·迭代反馈整定控制系统的收敛性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ALINEA 控制器的IFT 算法设计与仿真 | 第42-60页 |
| ·交通流模型及问题描述 | 第42-45页 |
| ·宏观交通流模型 | 第42-44页 |
| ·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 ·迭代反馈整定的入口匝道控制设计 | 第45-52页 |
| ·宏观交通流模型的动态线性化 | 第45-46页 |
| ·ALINEA 参数的迭代反馈整定 | 第46-50页 |
| ·UP-ALINEA 参数的迭代反馈整定 | 第50-51页 |
| ·FL-ALINEA 参数的迭代反馈整定 | 第51-52页 |
| ·仿真研究 | 第52-59页 |
| ·仿真背景 | 第52-54页 |
| ·IFT-ALINEA 与ALINEA 控制效果比较 | 第54-56页 |
| ·基于上游占有率的UP-IFT 与UP-ALINEA 控制效果比较 | 第56-57页 |
| ·基于流量的FL-IFT 与FL-ALINEA 控制效果比较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