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赛纤维的结构及染色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 ·再生纤维素纤维概述 | 第8-12页 |
| ·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开发进展 | 第8-11页 |
| ·普通粘胶纤维 | 第8-9页 |
| ·Lyocell纤维 | 第9页 |
| ·高湿模量粘胶纤维 | 第9-10页 |
| ·铜氨纤维 | 第10页 |
| ·醋酯纤维 | 第10页 |
| ·竹纤维 | 第10-11页 |
| ·再生麻纤维 | 第11页 |
| ·再生纤维素纤维产量持续增长 | 第11-12页 |
| ·我国再生纤维素的发展趋势 | 第12页 |
| ·丽赛纤维概述 | 第12-18页 |
| ·丽赛纤维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3页 |
| ·丽赛纤维的概况 | 第13-14页 |
| ·丽赛纤维的基本性能 | 第14-16页 |
| ·形态结构及性能 | 第14-15页 |
| ·原纤化性能 | 第15页 |
| ·染色性能 | 第15-16页 |
| ·耐碱性 | 第16页 |
| ·赛纤维的应用 | 第16-18页 |
| ·针织产品 | 第16页 |
| ·机织面料 | 第16-17页 |
| ·特殊产品 | 第17页 |
| ·利用混纺技术开发差别化丽赛纤维 | 第17页 |
| ·拓展使用领域 | 第17页 |
| ·特殊风格整理 | 第17-18页 |
| ·丽赛纤维适用的染料简介 | 第18-19页 |
| ·直接染料 | 第18页 |
| ·活性染料 | 第18-19页 |
| ·X型(普通型)活性染料 | 第19页 |
| ·K型(热固型)活性染料 | 第19页 |
| ·M型(双活性基型)活性染料 | 第19页 |
| ·还原染料 | 第1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丽赛纤维结构和物理性能 | 第21-29页 |
| ·实验材料、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测试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第21-22页 |
| ·纤维形态结构的观察(SEM和电子显微镜) | 第22页 |
| ·广角X-射线衍射(XRD) | 第22页 |
| ·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TG)分析 | 第2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 | 第22-23页 |
| ·纤维形态结果观察 | 第23-24页 |
| ·广角X-射线衍射(XRD) | 第24-26页 |
| ·差示扫描量热(DSC) | 第26页 |
| ·热重(TG)分析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丽赛纤维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 第29-49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实验材料、化学品及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 ·实验所需化学品 | 第29页 |
| ·实验所需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内容 | 第30-33页 |
| ·染料的精制 | 第30页 |
| ·染料精制原理 | 第30页 |
| ·染料提纯 | 第30页 |
| ·染料纯度检测 | 第30页 |
| ·绘制标准曲线 | 第30-31页 |
| ·纤维准备 | 第31页 |
| ·染色工艺曲线 | 第31页 |
| ·染料在丽赛纤维上的扩散动力学 | 第31-32页 |
| ·丽赛纤维的染色热力学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7页 |
| ·染料基本结构 | 第33页 |
| ·染料的标准曲线 | 第33-34页 |
| ·丽赛纤维的扩散动力学 | 第34-42页 |
| ·染色速率曲线 | 第34-36页 |
| ·扩散系数的测定 | 第36-38页 |
| ·半染时间与上染速率的关系 | 第38-42页 |
| ·半染时间和扩散系数的关系 | 第38-42页 |
| ·染色速率常数 | 第42页 |
| ·丽赛纤维的染色热力学 | 第42-47页 |
| ·吸附等温线 | 第42-45页 |
| ·丽赛纤维的染色亲和力 | 第45-46页 |
| ·染色热和染色熵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活性染料对丽赛纤维的染色性能 | 第49-59页 |
|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第49-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 ·实验药品 | 第49-50页 |
|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 ·纤维染色前处理 | 第50页 |
| ·染色工艺 | 第50页 |
| ·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 ·上染百分率 | 第50页 |
| ·固色率 | 第50-51页 |
| ·皂洗牢度测试 | 第51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第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 ·三种类型活性染料对丽赛纤维的染色性能 | 第51-53页 |
| ·染色温度的影响 | 第53页 |
| ·染色时间的影响 | 第53-54页 |
| ·盐的用量对染色的影响 | 第54-55页 |
| ·碱剂对染色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染色后的红外光谱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