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论文--矫形外科手术学论文--骨骼手术论文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近期疗效观察

目录第5-8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1-23页
    1. 概述第11页
    2 肱骨近端解剖学研究第11-14页
        2.1 肱骨及附属结构第11-13页
        2.2 肩关节血供第13页
        2.3 肩关节神经支配第13-14页
    3 骨折分类第14-16页
        3.1 Neer分类第14-15页
        3.2 AO分类第15-16页
        3.3 影像学对肱骨近端骨折分型的影响第16页
    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第16-17页
    5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第17-23页
        5.1 保守治疗第17-19页
        5.2 克氏针内固定第19页
        5.3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第19-21页
        5.4 肱骨头置换术第21-2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3-32页
    1 研究目的第23页
    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2.1 一般资料第23页
        2.2 诊断标准第23页
        2.3 纳入标准第23-24页
        2.4 排除标准第24页
        2.5 剔除标准及病例的终止脱落与处理第24页
    3 治疗方法第24-27页
        3.1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第24-27页
        3.2 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第27页
    4 疗效评价第27-28页
        4.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第28页
        4.2 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第28页
        4.3 复位标准第28页
    5 数据分析第28-29页
        5.1 数据处理第28页
        5.2 研究对象第28-29页
    6 结果第29-30页
        6.1 一般情况第29页
        6.2 术后2周两组之间复位标准比较第29页
        6.3 术后一年两组之间复位标准比较第29-30页
        6.4 组间三,四部骨折之间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比较第30页
    7 结论第30-32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2-38页
    1 骨质疏松症与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密切相关第32-34页
        1.1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第32页
        1.2 骨质疏松时骨组织形态结构及力学变化第32页
        1.3 骨质疏松症对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及预后影响第32-33页
        1.4 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骨质疏松症策略第33-34页
        1.5 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原则及要求第34页
    2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性抵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优势第34-35页
        2.1 葛氏正骨手法符合骨折治疗基本原则和要求第34页
        2.2 外固定材料的选择符合生物力学及人体运动力学的特性第34-35页
        2.3 甩肩功能锻炼改善肩关节功能第35页
    3. 保守治疗并发症第35-37页
        3.1 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第36页
        3.2 肱骨头坏死第36页
        3.3 关节僵硬第36-37页
    4 分析与展望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附录一 Constan-Murley评分系统第42-43页
附录二第43-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髋置换术对下腰痛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响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