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页 |
第二章 村镇银行法律定位及其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法律定位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村镇银行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14-18页 |
一、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现状分析 | 第14-16页 |
二、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村镇银行的法律缺陷 | 第18-32页 |
第一节 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综述 | 第18-25页 |
一、《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对村镇银行的综合性规定 | 第18-20页 |
二、村镇银行运行系统的重要相关性法律制度 | 第20-24页 |
三、涉及村镇银行监管方面的法律制度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村镇银行相关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 第25-32页 |
一、村镇银行遭遇“出身尴尬” | 第25页 |
二、村镇银行风险分散补偿机制不健全 | 第25-28页 |
三、村镇银行监管制度的不足 | 第28-32页 |
第四章 构建村镇银行风险控制法律制度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村镇银行政策环境的优化 | 第32-34页 |
一、实行适度的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 第33页 |
二、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 第33页 |
三、建立支农再贷款长效机制 | 第33页 |
四、出台地方政府的奖励政策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 第35-36页 |
一、坚持业务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 第35页 |
二、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 | 第35-36页 |
三、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供给 | 第36页 |
第四节 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 | 第36-37页 |
一、实行以有限偿付为原则的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 | 第36-37页 |
二、加快存款保险的法制建设工作 | 第37页 |
三、出台对存款保险的政策支持 | 第37页 |
第五节 完善农村金融担保制度 | 第37-40页 |
一、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信用担保机制 | 第38-39页 |
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改革 | 第39页 |
三、完善质押担保并加快农村金融担保配套设施建设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构建村镇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 第40-50页 |
第一节 村镇银行监管的原则 | 第40-42页 |
一、村镇银行监管需遵循灵活性原则 | 第41页 |
二、村镇银行监管需遵循成本、收益相匹配原则 | 第41页 |
三、村镇银行监管需遵循多元化原则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村镇银行监管的具体制度设计 | 第42-47页 |
一、监管机构 | 第42-44页 |
二、监管内容 | 第44-47页 |
第三节 建立村镇银行监管中的多元治理机制 | 第47-50页 |
一、成立村镇银行协会进行行业自律监管 | 第47页 |
二、充分利用金融体系辅助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 | 第47-48页 |
三、强化村镇银行内控机制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