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量刑建议的域外考察 | 第12-18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的量刑建议制度 | 第12-13页 |
1、英国 | 第12页 |
2、美国 | 第12-13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的量刑建议制度 | 第13-14页 |
1、法国 | 第13-14页 |
2、德国 | 第14页 |
(三) 混合型诉讼模式国家量的刑建议制度 | 第14-15页 |
1、俄罗斯 | 第14-15页 |
2、意大利 | 第15页 |
(四) 对域外量刑建议制度的分析 | 第15-18页 |
1、量刑建议的法律根据不同 | 第15-16页 |
2、量刑建议的理论依据不同 | 第16页 |
3、量刑建议的时机不同 | 第16页 |
4、提出量刑建议的主体等方面存在差异 | 第16-18页 |
二、我国检察机关开展量刑建议的背景与探索 | 第18-20页 |
(一) 自发探索阶段(1999-2005) | 第18页 |
(二) 逐步推广并推动立法(2005年至今) | 第18-20页 |
三、实践量刑建议的意义 | 第20-22页 |
(一) 实践量刑建议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 第20页 |
(二) 实践量刑建议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人权 | 第20-21页 |
(三) 实践量刑建议有利于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21页 |
(四) 实践量刑建议有利于优化我国公诉制度 | 第21-22页 |
四、我国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运行机制 | 第22-28页 |
(一) 量刑建议的主体 | 第22-23页 |
(二) 量刑建议的范围 | 第23页 |
(三) 量刑建议的方式 | 第23-24页 |
(四) 量刑建议的幅度选择 | 第24-26页 |
(五) 量刑建议提出的时机 | 第26-27页 |
(六) 量刑建议的修正 | 第27-28页 |
五、量刑建议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1页 |
(一) 对量刑信息的调查重视不够 | 第28-29页 |
1、检察机关对量刑建议的获取不够全面、准确 | 第28页 |
2、公安机关全面搜集量刑有关的证据的意识不够 | 第28页 |
3、法院在调查量刑事实时,对辩护人和被告人提出的量刑意见重视不够 | 第28页 |
4、尚未建立专门的社会组织对量刑事实进行调查 | 第28-29页 |
(二) 缺少统一的量刑建议标准 | 第29页 |
(三) 证据开示制度缺失 | 第29-30页 |
(四) 量刑说理制度贯彻不力 | 第30-31页 |
六、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完善 | 第31-38页 |
(一) 量刑建议的理念更新 | 第31页 |
(二) 量刑建议的程序设置 | 第31-33页 |
(三) 建议机关与其他机关的配合 | 第33-34页 |
1、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的配合 | 第33-34页 |
2、检察机关与法院的协调配合 | 第34页 |
(四) 量刑建议的制度保障 | 第34-38页 |
1、确立刑事和解制度 | 第34-35页 |
2、探索建立量刑社会调查制度 | 第35-36页 |
3、在庭前会议中实行证据开示制度 | 第36页 |
4、统一量刑建议标准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感谢 | 第40-4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