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力学论文--流体力学论文--粘性流体力学论文--湍流(紊流)论文

不同下垫面(内陆、海边和南极)湍流模式与测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章节安排第12-14页
第2章 大气湍流基本理论第14-32页
    2.1 大气湍流的几种产生方式第14-15页
    2.2 近地面层特征第15-16页
    2.3 大气湍流的统计描述第16-19页
    2.4 泰勒冻结假设第19-20页
    2.5 Kolmogorov局地均匀各项同性湍流理论第20-22页
    2.6 Monin-Obukhov相似理论第22-27页
        2.6.1 Monin-Obukhov相似性条件第23页
        2.6.2 Monin-Obukhov长度第23-25页
        2.6.3 近地层气象要素廓线第25-27页
    2.7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第27-28页
    2.8 南极冰雪下垫面特征第28-30页
    2.9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近地面层折射率结构常数估算与测量第32-44页
    3.1 近地面层折射率结构常数估算方法第32-34页
    3.2 大气光学湍流的测量第34-39页
        3.2.1 局域C_n~2测量原理第34-35页
        3.2.2 超声风速仪测量第35-36页
        3.2.3 温度脉动仪测量第36-37页
        3.2.4 移动式湍流气象设备组成第37-39页
    3.3 数据处理方法第39-41页
        3.3.1 数据预处理第39-41页
        3.3.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4页
第4章 南极近地面层湍流测量系统测试第44-54页
    4.1 测量系统组成第44-46页
    4.2 室内测试第46-47页
    4.3 室外测试第47-53页
        4.3.1 2m支架测试第47-50页
        4.3.2 6m铁塔测试第50-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不同下垫面湍流模式估算与测量第54-62页
    5.1 成都地区近地面C_n~2第54-56页
    5.2 茂名地区近地面C_n~2第56-58页
    5.3 南极近地面C_n~2第58-59页
    5.4 模式估算与测量总结第59-61页
    5.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致谢第70-7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剪切振动下颗粒系统阻塞行为力学谱的研究
下一篇:典型地区大气湍流相干结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