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高效填料式空气源换热器及其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23页
    1.1 能源及能源利用第9-11页
        1.1.1 能源的利用第9-10页
        1.1.2 我国能源的发展第10-11页
    1.2 冷热源设备第11页
    1.3 空气源热泵技术第11-17页
        1.3.1 空气源热泵的原理和特点第11-12页
        1.3.2 空气源换热器第12-15页
        1.3.3 基本传热传质原理第15-17页
    1.4 空气-水换热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1.4.1 冷却塔第17-18页
        1.4.2 热源塔第18-20页
    1.5 填料的选择第20-21页
    1.6 论文工作的提出第21-23页
第2章 填料式换热器的三维机理分析和传热实验研究第23-43页
    2.1 实验系统设计第23-28页
        2.1.1 实验设备第23-24页
        2.1.2 实验流程第24-25页
        2.1.3 实验测量方法第25-28页
    2.2 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第28-38页
        2.2.1 传热传质三维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8-33页
        2.2.2 数学模型的计算过程第33页
        2.2.3 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第33-36页
        2.2.4 理论模型的误差分析第36页
        2.2.5 冷却工质温度变化的模拟第36-37页
        2.2.6 理论模型和经验公式计算的总传热系数的对比第37-38页
    2.3 影响填料式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因素第38-40页
        2.3.1 工质温度及干、湿填料第38-39页
        2.3.2 喷淋水量第39-40页
        2.3.3 不同空气条件第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3页
第3章 填料式换热器的结构优化第43-53页
    3.1 填料式换热器的温度分布第43-48页
    3.2 填料式换热器的结构优化第48-51页
        3.2.1 管中心距第48-49页
        3.2.2 顺排管段数第49-50页
        3.2.3 填料高度与翅片效率第50-51页
    3.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高效填料式换热器热泵系统制热工况实验研究第53-69页
    4.1 实验设备第53-58页
        4.1.1 室外换热器面积和管长计算第54-55页
        4.1.2 填料结构设计第55-56页
        4.1.3 高效填料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第56-58页
    4.2 实验方案第58-63页
        4.2.1 实验系统的介绍第58-59页
        4.2.2 实验方法第59-60页
        4.2.3 实验主要测量参数及测试仪器第60-62页
        4.2.4 热泵系统实验过程第62-63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68页
        4.3.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第63页
        4.3.2 不同气液比制热性能分析第63-66页
        4.3.3 不同填料高度的制热性能分析第66-67页
        4.3.4 系统工质和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分析第67-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3页
    5.1 结论第69-70页
    5.2 展望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9-81页
符号说明第81-85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81-82页
    下标符号说明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园博会中城市展园的设计研究--以武汉园博会西安展园为例
下一篇:BIM在医院工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