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动物形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5页
第一章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动物形象及其深层内涵第15-29页
    1.1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动物形象发展的三个阶段第17页
    1.2 第一阶段——对“纯粹的爱”的信仰第17-20页
        1.2.1 《貉》中的貉第18-19页
        1.2.2 《魔笛与神犬》中的狗第19页
        1.2.3《龙》中的龙第19-20页
    1.3 第二阶段——对人性恶的抗争第20-24页
        1.3.1 《山药粥》中的狐狸第21-23页
        1.3.2 《妖婆》中的蝴蝶第23页
        1.3.3 《猿蟹大战》中的螃蟹第23-24页
    1.4 第三阶段——面对丑恶现实的“向死而生”第24-29页
        1.4.1 《小白》中会变色的“小白”第25-26页
        1.4.2 《马腿》中的“马腿人身第26-27页
        1.4.3 《河童》中的河童国第27-29页
第二章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动物形象体系形成的缘由第29-37页
    2.1 独特的生活体验第29-31页
    2.2 和汉传统文学的渗透第31-35页
        2.2.1 芥川与本土传统文学第32-33页
        2.2.2 芥川与中国古典文学第33-35页
    2.3 芥川文学创作的独特方式第35-37页
第三章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动物形象体系的美学特征第37-47页
    3.1 别致精妙的动物故事第38-41页
        3.1.1 丰富的故事性第38-40页
        3.1.2 情境的戏剧性第40-41页
    3.2 多维度的叙述视角第41-45页
        3.2.1 发声的动物第42-43页
        3.2.2 沉默的动物第43-45页
    3.3 跨时代的生态意识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中的叙事治疗研究
下一篇:毛姆长篇小说中的“离经叛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