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的源起与重要性 | 第8-11页 |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11-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中国特色宪法实施的现状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我国宪法文本中宪法实施的规定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现行宪法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对世界各国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的借鉴 | 第21-27页 |
第一节 议会模式型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普通法院型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专门机构型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对三类不同宪法实施监督保障制度的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构的有利建条件 | 第27-36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法治理念 | 第27-28页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第27-28页 |
二、坚持依法治国 | 第28页 |
第二节 思想文化条件 | 第28-30页 |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 | 第28-29页 |
二、相关理论的新进展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实践经验条件 | 第30-34页 |
一、国外实践经验 | 第31-32页 |
二、国内实践经验 | 第32-34页 |
第四节 总体环境条件 | 第34-36页 |
一、逢我国综合国力大力增强期 | 第34页 |
二、处我国改革开放关键期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宪法实施监督保障制度的建构 | 第36-55页 |
第一节 总体思路与原则 | 第36-41页 |
一、总体思路 | 第36页 |
二、中国特色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建构原则 | 第36-41页 |
第二节 违宪审查制度的建构 | 第41-46页 |
一、违宪审查主客体的确定 | 第42-44页 |
二、违宪审查提请主体的确定 | 第44-45页 |
三、违宪审查程序的确立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宪法权利救济制度的建构 | 第46-50页 |
一、确定宪法权利救济路径 | 第47-49页 |
二、确立宪法权利救济程序 | 第49-50页 |
第四节 违宪惩戒制度的建构 | 第50-55页 |
一、确定违宪惩戒原则 | 第51-52页 |
二、设立违宪惩戒机构 | 第52-53页 |
三、确立违宪惩戒程序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