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共同体的公共性建构--基于“张丽莉事件”的考察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二、 “张丽莉事件”演化过程 | 第14-18页 |
(一) “张丽莉事件”基本概括 | 第14-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一) 网络共同体 | 第18-23页 |
1. 概念界定和理论脉络 | 第18-20页 |
2. 关于网络共同体理论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二) 网络公共性 | 第23-28页 |
1. 概念界定和理论脉络 | 第23-26页 |
2. 关于网络公共性理论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四、 网络共同体形成 | 第28-37页 |
(一) 现实与网络的双重失范 | 第28-33页 |
1. 现实社会失范 | 第28-29页 |
2. 网络社会失范 | 第29-33页 |
(二) 网络认同打造网络共同体形成新契机 | 第33-37页 |
五、 网络共同体的公共性建构 | 第37-44页 |
(一) 网络共同体建构 | 第37-39页 |
(二) 网络成为新的公共领域 | 第39-40页 |
(三) 网络共同体公共性的建构 | 第40-44页 |
六、 小结 | 第44-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