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大环草酰胺配合物的合成新方法、结构及性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5页
    1.1 配合物的概念和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培养单晶常用的方法第11-13页
        1.2.1 溶剂挥发法第11页
        1.2.2 水热/溶剂热法第11-12页
        1.2.3 扩散法第12页
        1.2.4 冷却法第12-13页
    1.3 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第13-18页
        1.3.1 金属离子第13-14页
        1.3.2 有机配体第14-15页
        1.3.3 溶剂第15-16页
        1.3.4 p H值第16-17页
        1.3.5 反应温度第17-18页
    1.4 配合物的研究意义第18-24页
        1.4.1 配合物的阻变性能第18-19页
        1.4.2 催化性能第19-20页
        1.4.3 电化学性质第20-22页
        1.4.4 手性识别与手性拆分第22-24页
    1.5 选题依据第24-25页
第2章 大环草酰胺类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25-41页
    2.1 合成第26-29页
        2.1.1 配合物配体Ni L1的合成第26-27页
        2.1.2 配合物配体Ni L2的合成第27-28页
        2.1.3 配合物配体Ni L3的合成第28页
        2.1.4 配合物配体Ni L4的合成第28页
        2.1.5 草酰二胺二羧酸的合成第28-29页
    2.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第29-33页
    2.3 配合物的核磁共振谱第33-36页
        2.3.1 配合物Ni L2的核磁共振谱第33-34页
        2.3.2 配合物Ni L3的核磁共振谱第34-35页
        2.3.3 配合物Ni L4的核磁共振谱第35页
        2.3.4 草酰二胺二羧酸的核磁共振谱第35-36页
    2.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第36-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3章 配合物单晶的培养及结构第41-57页
    3.1 {[Ni(Ni L1)(H_2O)_3]·4H_2O}_n的合成及结构第41-46页
        3.1.1 {[Ni(Ni L1)(H_2O)_3]·4H_2O}_n的合成第41-42页
        3.1.2 {[Ni(Ni L1)(H_2O)_3]·4H_2O}_n的结构第42-46页
    3.2 Ni L2晶体的培养及结构第46-49页
        3.2.1 Ni L2晶体的培养第46页
        3.2.2 Ni L2的结构第46-49页
    3.3 [Ni L3]·CH_3CH_2OH晶体的培养及结构第49-53页
        3.3.1 [Ni L3]·CH_3CH_2OH晶体的培养第49-50页
        3.3.2 [Ni L3]·CH_3CH_2OH的结构第50-53页
    3.4 [Ni L4]_2·2.5CHCl_3晶体的培养及结构第53-56页
        3.4.1 [Ni L4]_2·2.5CHCl_3晶体的培养第53页
        3.4.2 [Ni L4]_2·2.5CHCl_3的结构第53-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配合物的性质第57-77页
    4.1 {[Ni(Ni L1)(H_2O)_3]·4H_2O}_n的红外光谱第57-58页
    4.2 {[Ni(Ni L1)(H_2O)_3]·4H_2O}_n的的紫外-可见光谱第58-59页
    4.3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第59-62页
        4.3.1 Ni L1肼盐的荧光光谱第59页
        4.3.2 {[Ni(Ni L1)(H_2O)_3]·4H_2O}_n的荧光光谱第59-60页
        4.3.3 Ni L2的荧光光谱第60-61页
        4.3.4 [Ni L3]·CH_3CH_2OH的荧光光谱第61页
        4.3.5 [Ni L4]_2·2.5CHCl_3的荧光光谱第61-62页
    4.4 配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62-64页
    4.5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第64-67页
        4.5.1 {[Ni(Ni L1)(H_2O)_3]·4H_2O}_n的热重分析第64-65页
        4.5.2 Ni L2的热重分析第65页
        4.5.3 [Ni L3]·CH_3CH_2OH的热重分析第65-66页
        4.5.4 [Ni L4]_2·2.5CHCl_3的热重分析第66-67页
    4.6 电化学性质第67-76页
        4.6.1 Ni L1肼盐的电化学行为第67-68页
        4.6.2 {[Ni(Ni L1)(H_2O)_3]·4H_2O}_n的电化学行为第68-70页
        4.6.3 Ni L2的电化学行为第70-71页
        4.6.4 [Ni L3]·CH_3CH_2OH的电化学行为第71-72页
        4.6.5 [Ni L4]_2·2.5CHCl_3的电化学行为第72-75页
        4.6.6 {[Cu(Ni L5)(H_2O)_2]·(CH_3)_2CHOH·H_2O}_n的阻变性能第75-76页
    4.7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5章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9页
附录:仪器和测量方法第89-91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91-93页
致谢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自组装酰胺类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钯催化的炔烃间接碳硼化合成环外烯基硼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