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 文献评述第16-17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一) 研究思路第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8-19页
        (一) 创新点第18页
        (二) 不足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概述第19-34页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第19-23页
        (一) 互联网消费金融第19页
        (二) 资产证券化第19-22页
        (三)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第22-23页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分析第23-34页
        (一)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分析第23-24页
        (二)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经营环境分析第24-27页
        (三)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分析第27-34页
第三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现状分析第34-41页
    一、行业风险分析第34-35页
        (一)风险事件频发,行业乱象丛生第34-35页
        (二) 行业监管趋严,消费金融领域面临强监管第35页
    二、原始权益人风险分析第35-38页
        (一) 不同原始权益人具有不同的风控能力第35-36页
        (二) 市场分化明显,非持牌金融机构市场占比60%以上第36-37页
        (三) 消费金融公司不良率一路攀升第37-38页
    三、基础资产风险分析第38-39页
        (一) 基础资产对应的客户群体下沉,趋于年轻化第38-39页
        (二) “现金贷”绞杀带来的无法入池风险第39页
    四、交易结构风险分析第39-41页
第四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成因分析第41-47页
    一、行业风险成因第41-42页
        (一) 消费金融企业片面追求市场规模,忽视经营风险第41-42页
        (二) 行业发展初期监管政策尚不完善第42页
    二、原始权益人风险成因第42-44页
        (一) 消费金融企业鱼龙混杂,风险管理能力参差不齐第42-43页
        (二) 消费金融类企业成立时间较短,存在历史数据短板第43页
        (三) 原始权益人杠杆率较高,互保盛行第43-44页
    三、基础资产风险成因第44-45页
        (一) 中低收入群体还款能力不稳定进而影响产品兑付第44-45页
        (二) 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第45页
    四、交易结构风险成因第45-47页
        (一) 新增基础资产质量下降,新增合格基础资产不充足第45-46页
        (二) 资金混同,无法实现资金流闭环第46-47页
第五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对策第47-53页
    一、行业风险防范第47-48页
        (一) 消费金融机构需遵守法律政策,合规经营第47页
        (二) 完善行业监管制度,避免出现政策套利第47-48页
    二、原始权益人风险防范第48-49页
        (一) 建立多层次风险预警机制,提升大数据风控能力第48-49页
        (二) 完善破产隔离制度,确保资产的真实出售第49页
    三、基础资产风险防范第49-51页
        (一) 严格执行尽职调查操作,确保入池基础资产质量第49-50页
        (二) 对资产池进行实时监控,防止不良率迅速攀升第50页
        (三)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完善征信渠道第50-51页
    四、交易结构风险防范第51-53页
        (一) 严格把控新增基础资产质量第51页
        (二) 保证循环期内新增合格资产的充足性第51-52页
        (三) 确保资金池现金的平滑性第52-5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一、总结第53-54页
    二、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肥科技农商行个贷业务发展研究
下一篇:国有股权、员工持股与IPO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