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问题研究--基于甘肃河西走廊5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7-33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7-2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7-18页
        1.1.2 选题必要性分析第18-19页
        1.1.3 研究的目标第19-20页
        1.1.4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第21-25页
        1.2.1 研究思路第21-24页
        1.2.2 研究技术路线第24-25页
        1.2.3 研究方法第25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创新点第25-27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第25-26页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6-27页
    1.4 相关理论基础第27-33页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7-28页
        1.4.2 公共物品理论第28-29页
        1.4.3 外部性理论第29-30页
        1.4.4 制度经济学第30-31页
        1.4.5 环境效率理论第31-33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33-48页
    2.1 环境公平的含义分析第33-38页
        2.1.1 关于公平的概念第33-34页
        2.1.2 不同学科对环境公平的界定及启示第34-38页
    2.2 环境公平相关综述第38-42页
        2.2.1 代内环境公平分析第38-40页
        2.2.2 代际环境公平分析第40-42页
    2.3 土地沙漠化防治相关研究的阐述第42-46页
        2.3.1 土地沙漠化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第42-45页
        2.3.2 公共品及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的研究第45-46页
    2.4 小结与对本研究的启示第46-48页
        2.4.1 小结第46-47页
        2.4.2 对本研究的启示第47-48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调查过程及基本情况分析第48-68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48-52页
        3.1.1 区域选择说明与自然地理概况第48-50页
        3.1.2 社会经济概况第50-52页
    3.2 研究区沙漠化防治的现状第52-56页
        3.2.1 土地荒漠化及沙化土地现状第52-55页
        3.2.2 研究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概况第55-56页
    3.3 数据来源及基本情况分析第56-68页
        3.3.1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第56-59页
        3.3.2 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第59-60页
        3.3.3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第60-63页
        3.3.4 项目区受访者家庭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第63-68页
第四章 经济学视域下环境公平分析第68-82页
    4.1 经济学视域下环境公平的分析依据第68-70页
        4.1.1 代内公平是环境公平分析的基础第68-69页
        4.1.2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公平分析的根本标准第69-70页
    4.2 经济学方法在分析环境公平问题时的使用第70-74页
        4.2.1 国外学者关于经济学方法的使用第70-71页
        4.2.2 国内学者关于经济学方法的使用第71-74页
    4.3 经济学视角的环境不公平理论分析第74-78页
        4.3.1 经济发展利益追求下的环境不公平第74-75页
        4.3.2 外部性行为引致的环境不公平第75-76页
        4.3.3 微观个体收入水平差距引起的环境不公平第76页
        4.3.4 市场失灵引致的环境不公平第76-77页
        4.3.5 制度因素引致的环境不公平第77-78页
    4.4 经济学视角下生态治理过程中行为主体的理性分析第78-80页
        4.4.1 生态治理中政府的理性行为与作用机制第78-79页
        4.4.2 生态治理中农户的决策机制第79-80页
    4.5 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层面与分析逻辑第82-91页
    5.1 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的分析层面第82-86页
        5.1.1 环境公平宏观层面利益主体与公平评估依据第83-84页
        5.1.2 环境公平中观层面利益主体与公平评估依据第84-85页
        5.1.3 环境公平微观层面利益主体与公平评估依据第85-86页
    5.2 环境公平与环境效率在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关系第86-89页
        5.2.1 环境公平与环境效率的辩证统一第86页
        5.2.2 在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环境公平与环境效率的统一性第86-88页
        5.2.3 环境公平在本研究中居于中心地位第88-89页
    5.3 环境公平问题在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分析逻辑第89-91页
第六章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宏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第91-105页
    6.1 保护区建设宏观层面环境公平评价标准与依据第91-94页
        6.1.1 宏观层面的界定第91-92页
        6.1.2 卡尔多-希克斯标准下生态安全与环境公平模型的构建第92-94页
    6.2 土地沙漠化防治环境公平评价宏观层面指标体系构建第94-98页
        6.2.1 构建原则第94-95页
        6.2.2 构建指标的内容与标准第95页
        6.2.3 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第95-98页
    6.3 研究区生态安全分析第98-102页
        6.3.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前生态安全分析第98-100页
        6.3.2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后生态安全分析第100-102页
    6.4 宏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第102-103页
    6.5 基本结论与讨论第103-105页
第七章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中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第105-120页
    7.1 保护区建设中观层面环境公平评价标准与依据第105-111页
        7.1.1 中观层面的界定第105页
        7.1.2 中观层面环境公平的评估依据第105-110页
        7.1.3 卡尔多-希克斯标准下区域生态系统耦合与环境公平模型的构建第110-111页
    7.2 土地沙漠化防治环境公平评价中观层面指标体系构建第111-114页
        7.2.1 构建原则第111-112页
        7.2.2 构建指标的内容与标准第112-114页
    7.3 中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第114-117页
        7.3.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分析第114-116页
        7.3.2 基于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下的中观层面环境公平评价第116-117页
    7.4 基本结论第117-120页
第八章 土地沙漠化防治中微观个体基于环境公平规范的动态博弈分析第120-134页
    8.1 土地沙漠化防治微观层面利益主体冲突分析第120-121页
        8.1.1 土地沙漠化防治微观利益群体及其理性分析第120-121页
        8.1.2 土地沙漠化防治微观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分析第121页
    8.2 沙漠化防治中微观利益主体的动态博弈构建第121-125页
        8.2.1 基础博弈模型构建第121-123页
        8.2.2 环境公平规范下利益主体的效用函数第123-124页
        8.2.3 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第124页
        8.2.4 异质性对动态博弈模型的改进第124-125页
        8.2.5 颤抖手均衡对动态博弈模型的改进第125页
    8.3 沙漠化防治中微观利益主体的动态博弈演化分析第125-130页
        8.3.1 基础动态博弈模型演化分析第125-127页
        8.3.2 动态博弈异质性改进模型的演化分析第127-128页
        8.3.3 动态博弈颤抖手均衡改进模型的演化分析第128-130页
    8.4 环境公平规范下的农民响应分析第130-133页
        8.4.1 政策干预的现状及受偿意愿分析第130-131页
        8.4.2 环境公平规范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的意义第131-133页
    8.5 小结第133-134页
第九章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微观层面的环境公平分析第134-150页
    9.1 保护区建设综合绩效视域下微观层面环境公平评判标准与依据第134-137页
        9.1.1 微观层面利益群体保护区建设综合效益分析第134-135页
        9.1.2 保护区建设综合效益基础上环境公平模型构建第135-137页
    9.2 基于保护区微观层面综合绩效的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37-142页
        9.2.1 构建原则第137页
        9.2.2 指标体系内容与评价权重的确定第137-142页
    9.3 微观层面利益群体的综合效益测评第142页
    9.4 基于综合效益下环境公平分析第142-148页
        9.4.1 基于基尼系数的环境公平的判别第142-143页
        9.4.2 综合效益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环境公平的启示第143-148页
    9.5 基本结论第148-150页
第十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第150-156页
    10.1 主要研究结论第150-154页
    10.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6页
附录第166-181页
    附录1:项目区农户调查问卷第166-173页
    附录2:林业部门调查问卷第173-175页
    附录3:甘肃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考察提要及访谈录音整理报告第175-180页
    附录4:从相关职能部门获得的资料清单第180-181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181-182页
    一、发表论文第181页
    二、参与的课题第181-182页
致谢第182-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叶醇酯类挥发性有机物的大气氧化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下一篇:煤矿区中镉的环境地球化学及重金属在光催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