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23页 |
(一) 研究对象和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1.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2.主要实验试剂及材料 | 第15-16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16-23页 |
1.临床标本的收集 | 第16-17页 |
2.临床标本的处理 | 第17-19页 |
3.诱导痰上清液和血液中BG、KL-6、IL-8、IL-6、TNF-α和IL-4含量检测 | 第19-22页 |
4.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二、实验结果 | 第23-33页 |
(一) 肺孢子菌检测 | 第23-24页 |
1.六甲基四胺银染色 | 第23页 |
2.pAZ102基因扩增 | 第23-24页 |
3.pAZ102基因测序及分析 | 第24页 |
(二) 治疗前各组指标分布规律 | 第24-30页 |
1.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情况分析 | 第24-27页 |
2.4组患者治疗前痰上清中BG、KL-6、BG/KL-6、IL-8、IL-6、TNF-α、IL-4水平 | 第27页 |
3.4组患者治疗前血液中BG、KL-6、BG/KL-6、IL-8、IL-6、TNF-α、IL-4水平 | 第27-28页 |
4.痰上清和血液中BG、KL-6、BG联合KL-6检测诊断AIDS合并PCP的比较 | 第28-30页 |
(三) 治疗前后BG、KL-6变化规律 | 第30-33页 |
1.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2.3组患者痰上清中BG、KL-6水平随病程变化及比较 | 第31-32页 |
3.3组患者血液中BG、KL-6水平随病程变化及比较 | 第32-33页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33-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文献综述 | 第4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