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预审制度的重构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预审制度概述第12-22页
    第一节 预审制度的概念与特征第12-17页
        一、预审制度的概念第12-15页
        二、预审的特征第15-16页
        三、预审与相关概念辨析第16-17页
    第二节 预审遵循的原则第17-20页
        一、平等参与第17-18页
        二、适度对抗第18页
        三、有限公开第18-19页
        四、排除预断第19-20页
    第三节 预审制度的功能第20-22页
        一、起诉审查第20页
        二、过滤分流第20页
        三、预防错案第20-22页
第二章 域外预审制度的考察第22-32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预审制度第22-25页
        一、法国的预审制度第22-23页
        二、德国的预审制度第23-25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预审制度第25-27页
        一、英国的预审制度第25-26页
        二、美国的预审制度第26-27页
    第三节 两大法系预审制度的比较第27-29页
        一、权力主体第27-28页
        二、启动方式第28页
        三、审查标准第28页
        四、终结方式第28-29页
    第四节 两大法系预审制度的启示第29-32页
        一、注重审判中心的诉讼构造第29页
        二、注重诉讼化原则第29-30页
        三、公正与效率相结合第30-32页
第三章 我国预审制度的历史和现状第32-40页
    第一节 我国预审制度的历史沿革第32-36页
        一、清末民初时期的预审制度第32-34页
        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预审制度第34-35页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预审制度第35-36页
    第二节 我国预审制度的现状第36-40页
        一、现行预审是“侦查预审”第36-37页
        二、司法审查意义上的预审制度缺失第37-40页
第四章 我国预审制度的重构第40-48页
    第一节 重构我国预审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40-42页
        一、必要性第40-41页
        二、可行性第41-42页
    第二节 重构我国预审制度的具体设想第42-48页
        一、配套改革第43-44页
        二、具体设计第44-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地物“高潮时高于水面”的事实认定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保险合同承诺前事故纠纷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