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

城市遗产视角下的西安书院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25页
    1.1 课题的缘起第11-12页
        1.1.1 书院门历史街道在西安城市中的遗产价值日益凸显第11页
        1.1.2 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第11-12页
    1.2 研究对象第12-14页
    1.3 城市遗产视角第14-16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4.1 对历史街区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2 对于西安书院门历史街道已经进行的研究工作第17-18页
        1.4.4 西安城市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1.5.1 研究的目的第19-20页
        1.5.2 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23页
        1.6.1 研究内容第21页
        1.6.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7 研究框架第23页
    1.8 本章小结第23-25页
2 书院门街所在地段历史沿革第25-37页
    2.1 书院门所在地段历史沿革与历史格局研究第25-33页
        2.1.1 唐时期的皇城太庙所在地第26-27页
        2.1.2 碑林的创始第27-28页
        2.1.3“学”文化盛行的明清时代第28-32页
        2.1.4 教育圣地向居住区的转变第32-33页
    2.2 书院门的改造第33-36页
        2.2.1 古都西安的保护规划与西安市中心区规划第33-36页
        2.2.2 书院门改造第36页
    2.3 小结第36-37页
3.书院门中的城市遗产与价值第37-51页
    3.1 遗产存在的基础第37-38页
    3.2 城市遗产历史遗存层面下的书院门街道第38-40页
        3.2.1 关中书院背景简述第38-39页
        3.2.2 宝庆寺塔第39-40页
    3.3 城市遗产街道层面下的书院门第40-42页
    3.4 城市遗产文化层面下的书院门第42-47页
        3.4.1 书画文化第42-43页
        3.4.2 文房四宝文化第43-44页
        3.4.3 玉文化第44-45页
        3.4.4 埙文化第45页
        3.4.5 陕菜文化第45-46页
        3.4.6 夜市文化第46-47页
    3.5 书院门价值第47-48页
        3.5.1 历史价值第47页
        3.5.2 文化价值第47-48页
        3.5.3 旅游价值第48页
    3.6 小结第48-51页
4.书院门整体演进调研研究第51-99页
    4.1 书院门现状调研信息与统计第51-66页
        4.1.1 调研范围与对象第51-54页
        4.1.2 调研目的第54页
        4.1.3 调研基本信息统计第54-66页
    4.2 书院门整体演进分析第66-92页
        4.2.1 人.构成变化第67-68页
        4.2.2 土地利用性质演变第68-70页
        4.2.3 功能构成比例变化第70-73页
        4.2.4 平面肌理的变化第73-80页
        4.2.5 建筑高度宽度的改变第80-91页
        4.2.6 建筑材质的变化第91-92页
    4.3 书院门街道活动第92-98页
        4.3.1 活动的分类第92页
        4.3.2 书院门街道中人的活动第92-93页
        4.3.3 书院门活动记录第93-98页
    4.4 小结第98-99页
5 书院门-西安“学”文化的汇集地第99-131页
    5.1 最初的学校-关中书院第99-105页
        5.1.1 关中书院历史简述第99-101页
        5.1.2 关中书院区位第101-102页
        5.1.3 关中书院基本信息第102-104页
        5.1.4 关中书院现状生活场景第104-105页
        5.1.5 小结第105页
    5.2 传统的延续-杏林斋第105-108页
        5.2.1 基本信息第105页
        5.2.2 建筑空间第105-107页
        5.2.3 生活场景第107-108页
        5.2.4 小结第108页
    5.3 繁华背后的没落-書园艺术书店第108-112页
        5.3.1 基本信息第108-109页
        5.3.2 建筑空间第109-110页
        5.3.3 生活场景第110-111页
        5.3.4 小结第111-112页
    5.4 艺术家的梦工厂-崔自默艺术馆第112-116页
        5.4.1 基本信息第112页
        5.4.2 建筑空间第112-114页
        5.4.3 生活场景第114-116页
        5.4.4 小结第116页
    5.5 文化大杂烩-书院门古玩艺术城第116-120页
        5.5.1 基本信息第116页
        5.5.2 建筑空间第116-118页
        5.5.3 生活场景第118-120页
        5.5.4 小结第120页
    5.6 院落的重生-醉长安第120-125页
        5.6.1 基本信息第120页
        5.6.2 建筑空间第120-123页
        5.6.3 生活场景第123-125页
        5.6.4 小结第125页
    5.7 文化的复兴-何海霞美术馆第125-128页
        5.7.1 基本信息第125页
        5.7.2 建筑空间第125-127页
        5.7.3 生活场景第127-128页
        5.7.4 小结第128页
    5.8 小结第128-131页
6.结论第131-135页
    6.1 研究结论第131-134页
    6.2 研究中的不足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及资料第135-139页
图录第139-143页
表录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融资租赁”模式风险评价
下一篇:两种装配式墙体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及动力可靠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