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制造工艺论文--航空发动机制造论文

虑及残余应力的低压薄壁机匣变形仿真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选题的意义第7-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8-10页
        1.3.1 航空发动机零件的装夹技术第8页
        1.3.2 残余应力测量、预测方法第8-9页
        1.3.3 薄壁结构件加工变形预测及控制技术第9-10页
        1.3.4 机匣件加工变形控制技术第10页
    1.4 研究内容第10-11页
2 虑及初始残余应力的机匣件加工变形有限元分析第11-39页
    2.1 机匣件加工工艺过程分析第11页
    2.2 虑及初始残余应力的机匣件加工变形仿真技术研究第11-20页
        2.2.1 机匣件残余应力成因及影响加工变形的机理第11-13页
        2.2.2 机匣件初始残余应力的测量第13页
        2.2.3 初始残余应力在有限元网格单元上的施加技术第13-16页
        2.2.4 初始残余应力释放模拟及重新分布计算技术第16-19页
        2.2.5 初始残余应力释放模拟及重新分布计算方法的验证第19-20页
        2.2.6 虑及残余应力的机匣件加工变形有限元仿真分析过程概述第20页
    2.3 虑及残余应力的“精车小端”工序加工变形分析第20-28页
        2.3.1 不同加工工步的应力变化云图第21-22页
        2.3.2 不同加工工步的变形云图第22-23页
        2.3.3 加工变形仿真结果分析及变形控制第23-28页
    2.4 虑及残余应力的“精车大端”工序加工变形分析第28-34页
        2.4.1 不同加工工步加工变形应力分布云图第28-29页
        2.4.2 不同加工工步的变形云图第29-31页
        2.4.3 加工变形仿真结果分析第31-34页
    2.5 虑及残余应力的“钻大端孔、铣花边及槽”工序加工变形分析第34-38页
        2.5.1 加工应力变化与变形云图第34-35页
        2.5.2 加工变形仿真结果分析及变形控制第35-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辅助支撑方式对机匣件加工变形的影响规律分析第39-59页
    3.1 辅助支撑元件数量对加工变形的影响第39-47页
        3.1.1 仿真试验方案第39-40页
        3.1.2 仿真试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第40-47页
    3.2 辅助支撑元件长度对加工变形的影响第47-52页
        3.2.1 仿真试验方案第47页
        3.2.2 仿真试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第47-52页
    3.3 虑及加工误差约束的辅助支撑方式优化第52-55页
        3.3.1 仿真试验方案第52页
        3.3.2 仿真试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第52-55页
        3.3.3 辅助支撑方式的优化第55页
    3.4 变形超差分析及变形控制措施第55-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 虑及压板压紧力控制的压紧方式优化第59-65页
    4.1 小端附近无径向辅助支撑第59-62页
        4.1.1 压板数量对压紧力的影响第60-61页
        4.1.2 压板数量对加工变形的影响第61-62页
    4.2 小端附近施加径向辅助支撑第62-63页
        4.2.1 压板数量对压紧力的影响第62-63页
        4.2.2 压板接触面积对压紧力的影响第63页
    4.3 压紧方式的优化第63-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5 虑及加工变形误差约束的加工工艺优化第65-76页
    5.1 加工顺序的优化第65-68页
        5.1.1 粗加工阶段加工顺序的优化第65页
        5.1.2 精加工阶段加工顺序的优化第65-68页
    5.2 切削深度的优化第68-70页
    5.3 工序余量的优化第70-71页
    5.4 虑及加工变形误差约束的切削参数优化第71-75页
        5.4.1 精车大端的切削参数优化第71-74页
        5.4.2 粗车大端的切削参数优化第74-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6 工艺优化方案的工程验证第76-81页
    6.1 验证方案第76页
    6.2 验证加工第76-77页
        6.2.1 工序 40“精车小端”第76-77页
        6.2.2 工序 50“精车大端”第77页
    6.3 验证结果第77-79页
    6.4 验证结论第79-80页
    6.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4-85页
致谢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机静子叶片加工工艺研究
下一篇:基于16元直线阵的声信标测向定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