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氯二甲基-3,3,3-三氟丙基硅烷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课题任务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2.1 氯二甲基-3,3,3-三氟丙基硅烷的性质第12页
    2.2 氯二甲基-3,3,3-三氟丙基硅烷的应用第12-14页
    2.3 氯二甲基-3,3,3-三氟丙基硅烷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第14-15页
        2.3.1 硅氢加成法第14-15页
        2.3.2 格氏试剂法第15页
        2.3.3 有机锂法第15页
    2.4 硅氢加成反应催化剂第15-21页
        2.4.1 均相催化剂第15-18页
        2.4.2 多相催化剂第18-21页
    2.5 硅氢加成反应铂催化机理第21-24页
        2.5.1 Chalk-Harrod催化机理第21-22页
        2.5.2 铂胶体粒子催化理论第22-23页
        2.5.3 硅基迁移机理第23-24页
第3章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第24-33页
    3.1 课题所用化学药品及实验仪器第24-25页
    3.2 加成反应催化剂的制备第25-27页
        3.2.1 均相催化剂制备第25页
        3.2.2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第25-27页
    3.3 二甲基一氯硅烷和三氟丙烯的硅氢加成反应第27-29页
        3.3.1 硅氢加成反应第27-28页
        3.3.2 实验装置第28-29页
    3.4 氯二甲基-3,3,3-三氟丙基硅烷质谱分析第29-30页
    3.5 加成反应实验分析方法第30-32页
        3.5.1 气相色谱样品采集与分析第30页
        3.5.2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第30页
        3.5.3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第30-31页
        3.5.4 气相色谱的定量分析第31-32页
    3.6 实验数据处理第32-33页
第4章 均相催化剂催化合成氯二甲基-3,3,3-三氟丙基硅烷的研究第33-46页
    4.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3-34页
    4.2 催化剂中铂含量对反应的影响第34-35页
    4.3 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第35-36页
    4.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36-37页
    4.5 助剂对硅氢加成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7-39页
        4.5.1 助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7-38页
        4.5.2 三乙胺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38-39页
    4.6 均相催化体系二甲基一氯硅烷硅氢加成反应动力学参数分析第39-44页
        4.6.1 反应动力学拟合第39-40页
        4.6.2 反应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第40-43页
        4.6.3 实验值与计算值比较第43-44页
    4.7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5章 氧化铝固载铂催化剂催化合成氯二甲基-3,3,3-三氟丙基硅烷第46-65页
    5.1 不同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第46-47页
    5.2 竞争吸附剂对反应的影响第47-51页
        5.2.1 不同类型竞争吸附剂对反应的影响第48-50页
        5.2.2 草酸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50页
        5.2.3 浸渍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第50-51页
    5.3 还原剂对反应的影响第51-54页
        5.3.1 不同类型还原剂对反应的影响第52-53页
        5.3.2 还原反应pH对反应的影响第53-54页
        5.3.3 甲醛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54页
    5.4 氯铂酸负载率对反应的影响第54-55页
    5.5 催化剂活化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第55-57页
        5.5.1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55-56页
        5.5.2 催化剂焙烧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第56-57页
    5.6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57-58页
    5.7 硅氢加成反应条件优化第58-59页
        5.7.1 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第58-59页
        5.7.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59页
    5.8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第59-60页
    5.9 负载催化体系二甲基一氯硅烷硅氢加成反应动力学参数分析第60-62页
        5.9.1 动力学模型参数计算第60-62页
        5.9.2 实验值与计算值比较第62页
    5.10 均相体系与非均相体系的比较第62-64页
    5.11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反应器模拟与分析第65-72页
    6.1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65-68页
        6.1.1 物料衡算第65页
        6.1.2 Cl(CH_3)_2SiH加成反应热量衡算第65-66页
        6.1.3 Cl(CH_3)_2SiH加成反应动力学第66页
        6.1.4 物性参数估算第66-68页
    6.2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8-71页
        6.2.1 不同反应器体积的模拟效果与分析第68-69页
        6.2.2 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器体积模拟与分析第69-70页
        6.2.3 不同反应物摩尔比下反应器体积模拟与分析第70-71页
    6.3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7章 结论第72-74页
    7.1 论文总结第72-73页
    7.2 对后续实验建议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费托合成含氧化合物生成机理的探究
下一篇:三脚架芳香多羧酸构筑的配合物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