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介绍及系统设计构思 | 第8-14页 |
1.1 太阳能发电系统简介 | 第8-12页 |
1.1.1 太阳能介绍 | 第8-9页 |
1.1.2 太阳能光电建筑介绍 | 第9-10页 |
1.1.3 太阳能光电建筑现状和趋势 | 第10-11页 |
1.1.4 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和组成 | 第11-12页 |
1.2 项目及环境分析 | 第12-13页 |
1.2.1 项目介绍 | 第12页 |
1.2.2 环境介绍 | 第12-13页 |
1.3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构思 | 第13页 |
1.4 光伏发电系统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系统工作原理及设备组成 | 第14-29页 |
2.1 系统技术参数要求及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2.1.1 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 第14-15页 |
2.1.2 系统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1.3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 第16页 |
2.2 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 | 第16-29页 |
2.2.1 太阳能电池方阵及架台 | 第16页 |
2.2.2 太阳能电池组件 | 第16-19页 |
2.2.3 太阳能电池方阵接线箱 | 第19-21页 |
2.2.4 太阳能光伏并网功率调节器 | 第21-23页 |
2.2.5 蓄电池型逆变器 | 第23-25页 |
2.2.6 蓄胶体电池组 | 第25-26页 |
2.2.7 交直流配电柜 | 第26-27页 |
2.2.8 太阳能发电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软件及数据采集及显示系统 | 第27-28页 |
2.2.9 节能环保展示板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设计计算 | 第29-39页 |
3.1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计算原理 | 第29-32页 |
3.1.1 设计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 第29-30页 |
3.1.2 系统设计总体考虑 | 第30-31页 |
3.1.3 太阳能电源系统设计步骤 | 第31-32页 |
3.2 太阳能电源系统设计计算 | 第32-39页 |
3.2.1 计算基础数据 | 第32-34页 |
3.2.2 设计计算 | 第34-38页 |
3.2.3 成套设备及附件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 | 第39-46页 |
4.1 系统设备的安装和布置 | 第39-41页 |
4.1.1 电池方阵的安装 | 第39页 |
4.1.2 组件支架的安装 | 第39-40页 |
4.1.3 汇流盒的安装和连接 | 第40页 |
4.1.4 导线布设 | 第40页 |
4.1.5 并网发电系统的防雷 | 第40-41页 |
4.2 设备及系统测试、实验 | 第41-44页 |
4.2.1 测试内容及标准 | 第41-42页 |
4.2.2 特性试验 | 第42页 |
4.2.3 保护功能试验 | 第42-43页 |
4.2.4 蓄电池组检验内容及标准 | 第43-44页 |
4.3 系统及设备验收和维护 | 第44-46页 |
4.3.1 系统验收 | 第44-45页 |
4.3.2 系统设备的维修维护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光伏发电的经济和环境、社会效益分析评价 | 第46-50页 |
5.1 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第46-47页 |
5.1.1 各类发电装置的宏观投资比较 | 第46页 |
5.1.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计算 | 第46-47页 |
5.1.3 年收益率 | 第47页 |
5.2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 第47-50页 |
5.2.1 环境效益评价 | 第47-48页 |
5.2.2 社会效益评价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51页 |
6.1.1 技术方面结论 | 第50页 |
6.1.2 经济方面结论 | 第50页 |
6.1.3 环境和社会方面结论 | 第50-51页 |
6.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