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负荷分析论文

基于暂态过程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动机第11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NILM 的发展及应用第13-25页
    2.1 概述第13页
    2.2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基本概念第13-15页
    2.3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的分析方法第15-19页
        2.3.1 基于负荷稳态特征的分析方法第15-18页
        2.3.2 基于负荷暂态特征的分析方法第18-19页
    2.4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在各国的应用情况第19-23页
        2.4.1 美国第19-23页
        2.4.2 法国第23页
        2.4.3 丹麦第23页
        2.4.4 芬兰第23页
        2.4.5 欧洲EDEVE第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基于滑动窗双边CUSUM 的暂态事件监测算法第25-36页
    3.1 概述第25页
    3.2 基于滑动窗的双边CUSUM 的暂态事件算法第25-32页
        3.2.1 变点检测的数学描述第25-26页
        3.2.2 参数化的CUSUM 变点检测算法第26-27页
        3.2.3 非参数化的CUSUM 变点检测算法第27-28页
        3.2.4 基于滑动窗的双边CUSUM 变点检测算法第28-32页
    3.3 算例仿真分析第32-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基于暂态响应特性的负荷辨识方法第36-50页
    4.1 概述第36-37页
    4.2 同步dq 变换的负荷暂态特征信息提取第37-40页
        4.2.1 同步锁相环第38-39页
        4.2.2 同步dq 变换第39-40页
    4.3 互相关函数的基本概念第40-42页
        4.3.1 模拟信号的互相关函数第40-41页
        4.3.2 数字信号的互相关函数第41页
        4.3.3 数据同步问题第41-42页
    4.4 算例仿真及分析第42-49页
        4.4.1 负荷启动时的暂态特征信息及其传播第44-47页
        4.4.2 基于互相关函数的负荷辨识第47-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5.1 结论第50页
    5.2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以呼市航天220kv输变电工程为例
下一篇:铣床颤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