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2、创新观点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 应收账款质押概述 | 第11-22页 |
1.1 应收账款的界定 | 第11-13页 |
1.1.1 应收账款的含义与特征 | 第11-13页 |
1.2 应收账款质押的界定 | 第13-19页 |
1.2.1 应收账款质押的含义及特征 | 第13-14页 |
1.2.2 应收账款质押性质辨析 | 第14-17页 |
1.2.3 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法理基础及现实意义 | 第17-19页 |
1.3 应收账款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19-22页 |
1.3.1 公平价值 | 第20-21页 |
1.3.2 效率价值 | 第21-22页 |
2 国外应收账款质押的立法概况及评析 | 第22-26页 |
2.1 国外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立法概况 | 第22-25页 |
2.1.1 大陆法系国家的应收账款质押制度 | 第22-23页 |
2.1.2 英美法系国家的应收账款质押制度 | 第23-25页 |
2.2 国外应收账款质押制度评析 | 第25-26页 |
3 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立法现状及评析 | 第26-31页 |
3.1 我国应收账款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6页 |
3.1.1 《物权法》之前有关应收账款质押的规定 | 第26页 |
3.1.2 《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的规定 | 第26页 |
3.2 我国现行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3.2.1 关于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26-27页 |
3.2.2 关于应收账款质押的标的 | 第27页 |
3.2.3 关于应收账款质押的设立 | 第27-29页 |
3.2.4 关于应收账款质押的实现 | 第29-30页 |
3.2.5 关于应收账款质权的救济 | 第30-31页 |
4 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完善 | 第31-44页 |
4.1 应收账款质押标的范围之界定 | 第31-33页 |
4.1.1 应收账款质押标的范围的一般界定 | 第31页 |
4.1.2 特殊问题的分析 | 第31-32页 |
4.1.3 不动产收费权不应作为应收账款质押标的的分析 | 第32-33页 |
4.2 应收账款质权设立规则之完善 | 第33-36页 |
4.2.1 关于应收账款质押的公示制度 | 第33-35页 |
4.2.2 关于应收账款质押的通知制度 | 第35-36页 |
4.3 应收账款质权实现机制之完善 | 第36-41页 |
4.3.1 明确质权人的直接收取权 | 第36-38页 |
4.3.2 关于禁止流质原则之突破 | 第38页 |
4.3.3 应收账款质权实现的几个特殊问题 | 第38-41页 |
4.4 应收账款质押的利益平衡机制之完善 | 第41-44页 |
4.4.1 应收账款质押制度中对出质人的处分行为及规制 | 第41页 |
4.4.2 质权人与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权利冲突及协调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