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实证分析
|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国外反倾销问题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第2章 倾销和反倾销概述 | 第17-25页 |
| ·倾销和反倾销的定义及界定 | 第17-19页 |
| ·倾销的含义 | 第17-18页 |
| ·倾销的类型 | 第18页 |
| ·倾销的影响 | 第18-19页 |
| ·反倾销概述 | 第19-22页 |
| ·反倾销的含义 | 第19页 |
| ·反倾销的界定 | 第19-22页 |
| ·反倾销的程序 | 第22-25页 |
| ·反倾销调查申请 | 第22页 |
| ·反倾销调查立案 | 第22页 |
| ·反倾销调查 | 第22-23页 |
| ·反倾销裁定 | 第23-24页 |
| ·行政复审 | 第24页 |
| ·司法审议 | 第24-25页 |
| 第3章 倾销和反倾销的相关理论 | 第25-38页 |
| ·相关经济理论 | 第25-31页 |
| ·自由贸易理论 | 第25-27页 |
| ·贸易保护理论 | 第27-30页 |
| ·价格歧视理论 | 第30-31页 |
| ·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第31-38页 |
| ·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第31-32页 |
| ·完全信息市场下的企业静态博弈 | 第32-33页 |
|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静态博弈 | 第33-35页 |
|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动态博弈 | 第35-38页 |
| 第4章 中外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现状和原因 | 第38-50页 |
| ·国际反倾销调查概述 | 第38-41页 |
| ·反倾销立案数量不断增加 | 第38-39页 |
| ·发起国的变化 | 第39-40页 |
| ·主要目标国的变化 | 第40页 |
| ·反倾销调查的主要产品 | 第40-41页 |
| ·对华反倾销调查概述 | 第41-45页 |
| ·对华反倾销调查数量快速增长 | 第41-42页 |
| ·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强度日益增大 | 第42-43页 |
| ·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不断增多 | 第43-44页 |
| ·对华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附加值逐步提高 | 第44-45页 |
| ·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分析 | 第45-50页 |
| ·外部根源 | 第45-46页 |
| ·内部因素 | 第46-50页 |
| 第5章 中外反倾销调查的实证分析 | 第50-65页 |
| ·面板数据计数模型介绍 | 第50-54页 |
| ·计数模型 | 第50-51页 |
| ·面板数据模型 | 第51页 |
| ·面板数据计数模型 | 第51-54页 |
|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54-57页 |
| ·经济增长率 | 第54页 |
| ·外贸依存度 | 第54-55页 |
| ·市场经济化 | 第55页 |
| ·出口国贸易不对称度 | 第55-56页 |
| ·平均工资 | 第56页 |
| ·出口退税 | 第56-57页 |
| ·政府补贴 | 第57页 |
| ·反倾销发起数 | 第57页 |
| ·实证分析与结论 | 第57-65页 |
| ·对华反倾销调查实证分析模型 | 第57-60页 |
| ·中外遭受反倾销调查实证分析 | 第60-63页 |
| ·结论 | 第63-65页 |
| 第6章 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的对策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