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概况 | 第13页 |
1.2 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发展概况 | 第13-17页 |
1.2.1 国外概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概述 | 第16-17页 |
1.3 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未来发展与存在问题 | 第17-19页 |
1.3.1 未来发展 | 第17-19页 |
1.3.2 存在问题 | 第19页 |
1.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第19-20页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1页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箱梁空间受力分析理论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4-31页 |
2.1 箱梁空间受力特点 | 第24-25页 |
2.2 有限元方法概述 | 第25-29页 |
2.2.1 有限元方法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 第26-28页 |
2.2.2 桥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28-29页 |
2.3 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2.4 论文研究对象—工程实例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箱梁截面主要设计尺寸的拟定分析 | 第31-59页 |
3.1 概述 | 第31-32页 |
3.2 连续刚构桥的设计原则 | 第32-34页 |
3.2.1 桥梁跨径布置原则——边、主跨跨径比 | 第32页 |
3.2.2 箱梁结构合理截面问题 | 第32-33页 |
3.2.3 预应力体系及钢束布置 | 第33-34页 |
3.3 箱梁高跨比取值研究 | 第34-49页 |
3.3.1 已建成的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高跨比值对照 | 第34-37页 |
3.3.2 结合本论文的工程实例和计算模型 | 第37-41页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1-49页 |
3.4 抛物线幂次分析 | 第49-51页 |
3.5 连续刚构桥的分孔布置 | 第51-54页 |
3.5.1 对现有连续刚构桥孔跨比分析 | 第51-53页 |
3.5.2 边中跨比的选取对主梁控制截面影响 | 第53-54页 |
3.6 连续刚构桥的设计参数参考表 | 第54-58页 |
3.6.1 技术指标 | 第55页 |
3.6.2 结构设计要点 | 第55-56页 |
3.6.3 注意事项 | 第56页 |
3.6.4 箱梁主要结构尺寸一览表 | 第56-58页 |
3.7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箱梁腹板裂缝成因及主拉应力计算 | 第59-81页 |
4.1 腹板受力的理论分析 | 第60页 |
4.2 腹板斜裂缝成因 | 第60-62页 |
4.2.1 设计方面 | 第60-61页 |
4.2.2 施工方面 | 第61-62页 |
4.2.3 其他因素 | 第62页 |
4.3 规范中对裂缝的规定 | 第62-63页 |
4.3.1 对裂缝宽度验算的规定 | 第62-63页 |
4.3.2 对斜截面抗裂的验算规定 | 第63页 |
4.4 腹板主拉应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 第63-65页 |
4.5 依附工程腹板主拉应力计算 | 第65-67页 |
4.5.1 相关计算参数 | 第65-66页 |
4.5.2 主拉应力计算 | 第66-67页 |
4.6 腹板不同厚度对受力影响 | 第67-71页 |
4.6.1 腹板厚度变化对应力影响 | 第67-70页 |
4.6.2 腹板厚度对主梁下挠的影响 | 第70-71页 |
4.7 腹板在偏载下的空间受力分析 | 第71-74页 |
4.7.1 空间局部模型的建立 | 第71-72页 |
4.7.2 局部分析计算 | 第72-74页 |
4.8 竖向预应力损失对腹板的影响 | 第74-80页 |
4.8.1 腹板开裂位置模型建立 | 第74-75页 |
4.8.2 局部模型荷载施加方式 | 第75页 |
4.8.3 计算结果 | 第75-80页 |
4.9 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与设想 | 第81-84页 |
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对所研究的设想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