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肝肿瘤论文

应用活体流式细胞仪和活体成像技术对肝癌进展与转移的监测及疗效评估研究

缩写词表第8-13页
中文摘要第13-14页
Abstract第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6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肝癌简述第16-17页
    1.3 “种子与土壤”假说及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第17-21页
    1.4 活体流式细胞仪第21-22页
    1.5 用于肿瘤转移研究的其他影像学技术第22-25页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5页
    参考文献第25-36页
第二章 肝癌转移模型及检测系统的构建第36-70页
    2.1 引言第36-38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8-54页
        2.2.1 实验材料第38-41页
            2.2.1.1 实验动物第38页
            2.2.1.2 细胞系第38页
            2.2.1.3 质粒第38页
            2.2.1.4 实验室及和耗材第38-39页
            2.2.1.5 实验仪器和器械第39-41页
        2.2.2 实验方法第41-54页
            2.2.2.1 细胞培养第41-44页
            2.2.2.2 细胞转染和筛选第44-46页
            2.2.2.3 肝癌肿瘤转移模型的构建第46-47页
            2.2.2.4 IVFC对血行转移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测第47-52页
            2.2.2.5 肿瘤生长、转移的活体/活组织监测第52-54页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65页
        2.3.1 EGFP转基因原位转移性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第54-56页
            2.3.1.1 HCCLM3-GFP稳定转染细胞系的构建第54-55页
            2.3.1.2 原位肝癌肿瘤转移动物模型的肿瘤生长、转移特征等情况第55-56页
        2.3.2 IVFC检测结果及其准确性、灵敏度和可靠性第56-60页
            2.3.2.1 IVFC检测肝癌肿瘤转移模型中的CTCs第56-58页
            2.3.2.2 IVFC检测的准确性第58页
            2.3.2.3 IVFC检测可靠性和灵敏度第58-60页
        2.3.3 肿瘤生长、转移的活体/活组织监测第60-65页
            2.3.3.1 活体/活组织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反应肿瘤转移情况第60-62页
            2.3.3.2 小动物活体/活组织光学成像反应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第62-64页
            2.3.3.3 小动物活体超声成像反应原位肿瘤生长情况第64-65页
    2.4 讨论和总结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第三章 不同模型中肿瘤发展、血行转移动力学和远端转移等特征的获取和比较第70-86页
    3.1 引言第70-72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2-75页
        3.2.1 实验材料第72-73页
            3.2.1.1 实验动物第72页
            3.2.1.2 肿瘤第72页
            3.2.1.3 实验室及和耗材第72-73页
            3.2.1.4 实验仪器和器械第73页
        3.2.2 实验方法第73-75页
            3.2.2.1 不同肝癌肿瘤转移模型的实验分组第73-74页
            3.2.2.2 病理检测第74页
            3.2.2.3 IVFC对血行转移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测第74页
            3.2.2.4 肺转移情况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成像监测第74页
            3.2.2.5 肿瘤生长情况小动物活体超声成像监测第74页
            3.2.2.6 统计学分析第74-75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5-81页
        3.3.1 EGFP原位瘤和皮下瘤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特征观测和病理检测差异比较第75-76页
            3.3.1.1 原位瘤和皮下瘤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特征观测差异比较第75-76页
            3.3.1.2 病理检测评估原位瘤和皮下瘤肝癌转移动物模型差异比较第76页
        3.3.2 原位瘤和皮下瘤肝癌转移动物模型IVFC检测CTC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第76-79页
        3.3.3 原位瘤和皮下瘤肝癌转移动物模型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肺转移情况比较第79页
        3.3.4 原位瘤和皮下瘤肝癌转移动物模型活体小动物超声成像检测肿瘤生长情况比较第79-81页
    3.4 讨论和总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第四章 肝肿瘤手术切除治疗对肿瘤血行转移动力学和远端转移特征的影响第86-107页
    4.1 引言第86-88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88-92页
        4.2.1 实验材料第88-89页
            4.2.1.1 实验动物第88页
            4.2.1.2 肿瘤第88页
            4.2.1.3 实验室及和耗材第88-89页
            4.2.1.4 实验仪器和器械第89页
        4.2.2 实验方法第89-92页
            4.2.2.1 实验动物分组第89-90页
            4.2.2.2 治疗性肝肿瘤手术切除操作步骤第90-91页
            4.2.2.3 病理检测第91页
            4.2.2.4 传统流式细胞仪全血检测评估血行转移情况第91页
            4.2.2.5 IVFC对血行转移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测第91页
            4.2.2.6 肺转移情况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成像监测第91-92页
            4.2.2.7 肺转移情况活体小动物光学成像系统监测第92页
            4.2.2.8 肿瘤生长情况小动物活体超声成像监测第92页
            4.2.2.9 统计学分析第92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2-101页
        4.3.1 肝肿瘤手术切除治疗后实验动物的特征观测和病理检测第92-94页
            4.3.1.1 肝肿瘤手术切除治疗后实验动物的特征观测第92-93页
            4.3.1.2 病理检测评估肝肿瘤手术切除治疗对实验动物肺部转移的影响第93-94页
        4.3.2 IVFC检测评估肝肿瘤手术切除治疗对血行转移情况的影响第94-95页
        4.3.3 传统流式细胞仪全血检测评估肝肿瘤手术切除治疗对血行转移情况的影响第95-96页
        4.3.4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评定肝肿瘤手术切除治疗对肺转移情况的影响第96-98页
        4.3.5 宏观光学成像检测评定肝肿瘤手术切除治疗对肺转移情况的影响第98-99页
        4.3.6 活体小动物超声成像检测肝原位肿瘤残余及评定肝肿瘤手术切除治疗对肿瘤生长情况的影响第99-101页
    4.4 讨论和总结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第五章 抗肝癌新药索拉非尼治疗对肿瘤血行转移动力学和远端转移特征的影响第107-134页
    5.1 引言第107-109页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09-115页
        5.2.1 实验材料第109-111页
            5.2.1.1 实验动物第109页
            5.2.1.2 肿瘤第109页
            5.2.1.3 实验试剂和耗材第109-110页
            5.2.1.4 实验仪器和器械第110-111页
        5.2.2 实验方法第111-115页
            5.2.2.1 实验动物分组第111页
            5.2.2.2 H&E病理检测第111-112页
            5.2.2.3 IVFC对血行转移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测第112页
            5.2.2.4 肺转移情况及肝原位肿瘤情况活体小动物光学成像系统监测第112页
            5.2.2.5 肿瘤生长情况小动物活体超声成像监测第112页
            5.2.2.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第112-114页
            5.2.2.7 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凋亡检测第114-115页
            5.2.2.8 图像处理第115页
            5.2.2.9 统计学分析第115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15-132页
        5.3.1 索拉非尼药物治疗后实验动物的特征观测和病理检测第115-121页
            5.3.1.1 索拉非尼药物治疗后实验动物的特征观测第115-118页
            5.3.1.2 病理检测评估索拉非尼药物治疗对实验动物肝原位肿瘤和肺部转移的影响第118-121页
        5.3.2 IVFC检测评估索拉非尼药物治疗对血行转移情况的影响第121-122页
        5.3.3 宏观光学成像检测评定索拉非尼药物治疗对肺转移情况的影响第122-125页
        5.3.4 活体小动物超声成像检测索拉非尼药物治疗对肿瘤动态生长情况的影响第125-127页
        5.3.5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评估索拉非尼药物治疗对原发部位肿瘤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情况的影响第127-130页
            5.3.5.1 索拉非尼组和安慰剂组实验动物原发部位肿瘤增殖能力比较第127-129页
            5.3.5.2 索拉非尼组和安慰剂组实验动物原发部位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情况比较第129-130页
        5.3.6 TUNEL检测评估索拉非尼药物治疗对原发部位肿瘤凋亡情况的影响第130-132页
    5.4 讨论和总结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4-143页
    6.1 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结论第137-139页
    6.2 展望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3页
附录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朝与朝鲜王朝诗文酬唱外交活动考论--以《朝鲜王朝实录》为中心
下一篇:中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