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能的贡献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2.1.1 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16页 |
2.1.2 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研究 | 第16-17页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2.1 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2.2.2 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研究 | 第18-19页 |
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3. 公允价值相关理论阐释 | 第20-27页 |
3.1 公允价值的概念及特点 | 第20-21页 |
3.1.1 公允价值的概念 | 第20页 |
3.1.2 公允价值的特点 | 第20-21页 |
3.2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发展 | 第21-22页 |
3.3 公允价值取得方法 | 第22-25页 |
3.3.1 不同国家会计准则规定 | 第22-23页 |
3.3.2 公允价值的取得方法 | 第23-24页 |
3.3.3 公允价值取得方法分析 | 第24-25页 |
3.4 公允价值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第25-27页 |
3.4.1 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 | 第25页 |
3.4.2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 第25-26页 |
3.4.3 公允价值与其它计量属性的关系 | 第26-27页 |
4. 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 第27-39页 |
4.1 房地产公司界定及特点 | 第27-28页 |
4.1.1 房地产行业的界定 | 第27页 |
4.1.2 房地产行业的特点 | 第27-28页 |
4.2 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及特征 | 第28-29页 |
4.2.1 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 | 第28-29页 |
4.2.2 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 | 第29页 |
4.3 投资性房地产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4.4 投资性房地产行业应用公允价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0-33页 |
4.4.1 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应用现状 | 第30-31页 |
4.4.2 公允价值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行业中应用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4.4.3 公允价值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行业中应用的可行性 | 第32-33页 |
4.5 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司的财务影响 | 第33-37页 |
4.5.1 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司资产结构的影响 | 第33-34页 |
4.5.2 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4.5.3 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司投融资能力的影响 | 第35-37页 |
4.6 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利弊 | 第37-39页 |
4.6.1 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势 | 第37-38页 |
4.6.2 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弊端 | 第38-39页 |
5. 案例分析 | 第39-46页 |
5.1 案例背景 | 第39-40页 |
5.1.1 中航地产公司简介 | 第39页 |
5.1.2 中航地产经营业务分析 | 第39-40页 |
5.2 中航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应用分析 | 第40-44页 |
5.2.1 中航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运用状况 | 第40-41页 |
5.2.2 公允价值计量对中航地产财务的影响 | 第41-44页 |
5.3 中航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启示 | 第44-46页 |
5.3.1 中航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5.3.2 对中航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 第45-46页 |
6.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6.2.1 加快市场建设和准则的规定 | 第47-48页 |
6.2.2 监管层面的建议 | 第48-49页 |
6.2.3 公司自身应加强完善措施 | 第49页 |
6.3 论文局限性及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