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1页 |
1.3.2 论文逻辑结构图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3-15页 |
2.1.1 商业银行 | 第13页 |
2.1.2 智慧金融 | 第13-14页 |
2.1.3 业务平台 | 第14页 |
2.1.4 金融风险 | 第14-15页 |
2.2 智慧金融 | 第15-18页 |
2.2.1 与传统金融的对比 | 第15-16页 |
2.2.2 智慧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区别 | 第16-18页 |
2.3 竞争定位 | 第18页 |
2.4 风险管控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战略定位调整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19-33页 |
3.1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形势分析 | 第19页 |
3.2 我国金融战略的调整 | 第19-21页 |
3.3 我国金融产业结构优化的客户需求背景 | 第21页 |
3.4 IT 产业的技术进步对银行业业务运营的影响 | 第21-24页 |
3.4.1 业务方式改变 | 第21-24页 |
3.4.2 支付方式多样化 | 第24页 |
3.4.3 物流供应链服务应用 | 第24页 |
3.4.4 市场竞争加剧 | 第24页 |
3.5 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程度提升带来的机会及威胁 | 第24-27页 |
3.5.1 存款利率上升,息差缩窄 | 第24-25页 |
3.5.2 资产价格波动幅度大,稳中有升 | 第25页 |
3.5.3 直接融资市场将大力发展 | 第25-26页 |
3.5.4 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运用加速 | 第26页 |
3.5.5 银行间竞争加剧,风险提升 | 第26页 |
3.5.6 金融机构差异化经营趋势加强 | 第26-27页 |
3.6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分析 | 第27-31页 |
3.6.1 优势分析 (Strengths) | 第28-29页 |
3.6.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第29-30页 |
3.6.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 第30页 |
3.6.4 威胁分析(Threats) | 第30-31页 |
3.7 政府监管力度加强的影响 | 第31-33页 |
3.7.1 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监管 | 第31页 |
3.7.2 加强对经济社会关键环节的金融服务 | 第31-32页 |
3.7.3 加强消费者保护工作 | 第32页 |
3.7.4 加强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 第32-33页 |
第四章 BOC 竞争定位的调整及实现路径 | 第33-43页 |
4.1 BOC 简介 | 第33页 |
4.2 BOC 的优、劣势分析 | 第33-35页 |
4.2.1 优势: | 第33-34页 |
4.2.2 劣势: | 第34-35页 |
4.3 BOC 电子银行整体战略定位 | 第35-38页 |
4.3.1 推动电子银行渠道定位快速转型 | 第36页 |
4.3.2 深化电子银行业务创新和模式创新 | 第36-37页 |
4.3.3 积极探索风险控制手段 | 第37页 |
4.3.4 挖掘跨境人民币业务亮点 | 第37-38页 |
4.4 针对 BOC 新目标市场的智慧金融创新 | 第38-39页 |
4.5 中小企业客户业务新形势 | 第39-43页 |
4.5.1 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39-40页 |
4.5.2 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规划 | 第40页 |
4.5.3 矛盾与难题 | 第40-41页 |
4.5.4 智慧金融解决之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BOC 深圳分行基于智慧金融竞争定位的实现路径 | 第43-71页 |
5.1 BOC 深圳分行的业务发展及面临的新形势 | 第43-44页 |
5.1.1 与同业比较 | 第43-44页 |
5.1.2 与系统内城市行比较 | 第44页 |
5.2 BOC 深圳分行的竞争定位及战略类型 | 第44-52页 |
5.2.1 灰关联分析法 | 第45页 |
5.2.2 灰关联分析步骤 | 第45-47页 |
5.2.3 实证分析 | 第47-48页 |
5.2.4 结论 | 第48-52页 |
5.3 BOC 深圳分行基于智慧金融的中小企业业务战略实施路径 | 第52-59页 |
5.3.1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 | 第53-57页 |
5.3.2 BOC 深圳分行的对策 | 第57-59页 |
5.4 BOC 深圳分行的“N+1+N”模式 | 第59-68页 |
5.4.1 一达通平台的特点概述 | 第59-60页 |
5.4.2 基于一达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 N+1+N 模式构建 | 第60-62页 |
5.4.3 N+1+N 模式与智慧金融相结合的生命力 | 第62-64页 |
5.4.4 N+1+N 模式对于银行的价值 | 第64-68页 |
5.5 BOC 深圳分行新定位下的经营绩效 | 第68-71页 |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6.1 结论及创新性成果 | 第7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