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筑论文

基于可持续原则下的建筑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内容第10-14页
        1.2.1 建筑综合体的概念第10-11页
        1.2.2 建筑综合体的特征第11-12页
        1.2.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第12-13页
        1.2.4 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概念第13-14页
    1.3 国内外可持续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第14-17页
        1.3.1 国外可持续景观设计的实践第14-15页
        1.3.2 国内可持续景观设计的实践第15-17页
第二章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7-19页
    2.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2 研究框架第18-19页
第三章 可持续的建筑综合体景观的类型和功能第19-23页
    3.1 可持续景观的类型第19页
    3.2 建筑综合体景观的作用和功能第19-23页
        3.2.1 生态功能第20页
        3.2.2 社会功能第20-21页
        3.2.3 文化功能第21页
        3.2.4 审美功能第21-23页
第四章 可持续的建筑综合体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第23-31页
    4.1 城市因素第23-25页
        4.1.1 与区域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第23-24页
        4.1.2 与城市区域特征相协调第24页
        4.1.3 与城市人文环境相协调第24-25页
    4.2 场地因素第25-28页
        4.2.1 内外空间的联系第25页
        4.2.2 功能的要求第25-26页
        4.2.3 交通的组织第26-27页
        4.2.4 与区域现有要素相协调第27-28页
    4.3 使用者因素第28-31页
        4.3.1 建筑综合体的使用功能因素第28页
        4.3.2 人对于建筑综合体景观的认知第28-29页
        4.3.3 使用者对于建筑综合体景观的要求第29-31页
第五章 建筑综合体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的原则第31-35页
    5.1 理念与设计结合的原则第31-32页
    5.2 适应自然的原则第32页
    5.3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32-33页
    5.4 适应时代发展的原则第33-35页
第六章 建筑综合体景观的可持续设计方法第35-61页
    6.1 保证精准的开发定位第35-37页
    6.2 可持续的建筑综合体景观的空间组织第37-44页
        6.2.1 与城市要素的融合第37-39页
        6.2.2 空间组织的立体化第39-42页
        6.2.3 空间的导向性第42-43页
        6.2.4 空间的限定第43-44页
    6.3 建筑综合体的绿地规划方法第44-48页
        6.3.1 改变传统用地模式第45-46页
        6.3.2 合理调节绿化面积的比例第46-47页
        6.3.3 建立完善的绿化系统第47-48页
    6.4 建筑综合体景观的流线设计第48-52页
        6.4.1 流线的平面形态分析第48-49页
        6.4.2 流线的功能配置第49-50页
        6.4.3 流线的设计方法第50-52页
    6.5 建筑综合体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可持续设计第52-57页
        6.5.1 生态化的植物设计第52-54页
        6.5.2 水体设计第54-56页
        6.5.3 人性化的景观设施第56页
        6.5.4 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第56-57页
    6.6 建筑综合体其他景观要素的可持续设计第57-60页
        6.6.1 硬质铺装第57-58页
        6.6.2 景观小品第58页
        6.6.3 光影变化第58-59页
        6.6.4 景观材料的选用第59页
        6.6.5 无障碍设计第59-60页
    6.7 小结第60-61页
第七章 案例分析——天津文化中心的可持续设计第61-77页
    7.1 天津文化中心项目介绍第61-66页
        7.1.1 项目概况第61-62页
        7.1.2 地块分析第62-65页
        7.1.3 项目平面布局第65-66页
        7.1.4 各功能项目构成第66页
    7.2 天津文化中心总体设计第66-69页
        7.2.1 总体设计的策略和背景第66-67页
        7.2.2 定位和主题第67页
        7.2.3 建筑设计第67-68页
        7.2.4 景观设计第68页
        7.2.5 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第68-69页
    7.3 天津文化中心的可持续设计第69-75页
        7.3.1 可持续的景观设计第69-71页
        7.3.2 中心湖体三维生态设计第71-72页
        7.3.3 创新的城市水敏感设计第72-73页
        7.3.4 自然群落循环与净化系统第73-74页
        7.3.5 可持续再生能源的利用第74-75页
    7.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八章 结论第77-79页
    8.1 研究结论与成果第77-78页
    8.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郑州市2004~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下一篇:婺源砖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