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概述 | 第11-13页 |
1.1.1 边坡稳定传统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1.1.2 边坡稳定有限元分析法 | 第12-13页 |
1.2 有限元法在边坡稳定分析中应用原理 | 第13-14页 |
1.2.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理论及其安全系数的定义 | 第13页 |
1.2.2 有限元法分析边坡稳定的优点 | 第13页 |
1.2.3 有限单元法中边坡失稳的判据 | 第13-14页 |
1.2.4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边坡稳定时要满足的条件 | 第14页 |
1.3 岩土屈服准则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1.4 加筋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 第15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岩土边坡屈服准则的选用与研究及对计算精度影响 | 第17-28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对主应力空间的描述 | 第17页 |
2.3 对屈服准则的选用与研究 | 第17-24页 |
2.4 不同D-P屈服准则间的相互关系 | 第24-25页 |
2.5 选用不同流动法则对计算精度的影响 | 第25页 |
2.6 模型计算范围、网格划分和计算参数对计算精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2.7 确定边坡最危险滑裂面的有限元法 | 第26-27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分析边坡应力应变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28-39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非线性分类 | 第28-29页 |
3.3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和基本步骤 | 第29-37页 |
3.3.1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的求解步骤 | 第29页 |
3.3.2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增量法 | 第29-33页 |
3.3.3 迭代法 | 第33-36页 |
3.3.4 混合法 | 第36-37页 |
3.4 非线性迭代的收敛判据 | 第37-38页 |
3.4.1 残差检查 | 第37页 |
3.4.2 位移检查 | 第37-38页 |
3.4.3 应变能检查 | 第38页 |
3.4.4 残差或者位移检查 | 第38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38-39页 |
第4章 基于Marc计算不同屈服准则对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 第39-60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不同屈服准则在MARC中的实现 | 第39-44页 |
4.2.1 不同屈服准则在MARC中实现的理论基础 | 第39-40页 |
4.2.2 M-C屈服准则与广义Mises屈服准则的等效转换 | 第40-43页 |
4.2.3 各个屈服准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Marc中的实现 | 第43-44页 |
4.3 屈服准则选取对边坡应力应变关系、位移分布的影响 | 第44-51页 |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4.3.2 不同的D-P准则的物理系数在Marc中输入值的转换 | 第45-46页 |
4.3.3 有限元算例计算及分析 | 第46页 |
4.3.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51页 |
4.5 不同屈服准则对安全系数值影响的分析 | 第51-58页 |
4.5.1 有限元算例模型 | 第52-53页 |
4.5.2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3-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不同屈服准则对加筋土边坡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第60-71页 |
5.1 加筋土结构理论概述 | 第60-64页 |
5.1.1 加筋土概况及特点 | 第60页 |
5.1.2 加筋土结构设计原理 | 第60-62页 |
5.1.3 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安全系数计算 | 第62-64页 |
5.2 不同屈服准则对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 第64-68页 |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4页 |
5.2.2 不同屈服准则的物理参数在Marc中输入的转换 | 第64-65页 |
5.2.3 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 | 第65页 |
5.2.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5.3 边坡加筋前后安全系数值比较 | 第68-70页 |
5.3.1 加筋边坡模型建立 | 第68页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 第78-86页 |
附录B | 第86-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