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稀有金属冶炼论文--难熔金属冶炼(高温熔融金属)论文--钨论文

钠离子特性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于钨酸铵溶液深度除钠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9-18页
    1.1 前言第9页
    1.2 钨矿物原料的分解方法第9-12页
    1.3 纯钨化合物的制取方法第12-15页
        1.3.1 钨酸钠溶液直接酸转型沉法第13页
        1.3.2 人造白钨转型法第13-14页
        1.3.3 萃取转型法第14页
        1.3.4 离子交换法第14-15页
    1.4 转型除钠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5 课题的提出第16-18页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第18-22页
    2.1 实验试剂第18页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18-19页
    2.3 实验分析方法第19-20页
    2.4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4.1 实验溶液的配制第20页
        2.4.2 吸附实验第20-21页
        2.4.3 解吸循环实验第21-22页
3 钠离子特性吸附剂Na_(1+x)Al_xTi_(2-x)(PO_4)_3的合成与表征第22-36页
    3.1 特性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第22-31页
        3.1.1 掺杂Al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第24-30页
        3.1.2 造孔剂添加量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第30-31页
    3.2 玻璃体的酸浸出第31-35页
        3.2.1 盐酸浓度对浸出的影响第32页
        3.2.2 浸出时间对浸出的影响第32-33页
        3.2.3 酸浸前后NATP的结构表征第33-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第36-59页
    4.1 平衡时间及吸附容量的测定第36-38页
        4.1.1 平衡时间的测定第36-37页
        4.1.2 吸附剂的pH滴定第37-38页
    4.2 pH对吸附的影响第38-40页
    4.3 吸附剂的选择性第40-41页
    4.4 吸附等温线研究第41-47页
        4.4.1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第41-43页
        4.4.2 Na在NATP上的吸附等温线第43-46页
        4.4.3 热力学参数计算第46-47页
    4.5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7-54页
        4.5.1 动力学模型第47-48页
        4.5.2 溶液浓度的影响第48-51页
        4.5.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1-54页
    4.6 吸附剂解吸-转型-再生研究第54-55页
        4.6.1 解吸剂浓度的影响第54-55页
        4.6.2 解吸时间的影响第55页
    4.7 吸附剂循环实验研究第55-56页
    4.8 吸附剂溶损行为研究第56-57页
    4.9 本章小结第57-59页
5 NATP吸附剂处理工业钨酸铵料液的实验第59-64页
    5.1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第59-60页
    5.2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60页
    5.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60-61页
    5.4 杂质钠离子浓度的影响第61页
    5.5 APT结晶实验第61-63页
    5.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页
    6.2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炉炼铁过程碳效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氧化球团回转窑内粉料对耐材的侵蚀及二者粘结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