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口腔、颌面部肿瘤论文

口腔鳞状细胞癌对侧颈部淋巴转移相关因素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第10-11页
1 前言第11-1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2-14页
    2.1 病例临床资料第12-13页
    2.2 统计学方法第13-14页
3 结果第14-22页
    3.1 对侧颈部淋巴转移的情况第14页
    3.2 多因素分析影响对侧颈部淋巴转移的因素第14-15页
    3.3 原发灶侵犯过中线与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第15-16页
    3.4 pT分期与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第16页
    3.5 原发灶生长部位与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第16-17页
    3.6 原发灶生长方式与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第17-18页
    3.7 病理分型与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第18页
    3.8 患侧颈部淋巴转移与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第18-20页
        3.8.1 患侧颈部淋巴转移与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第18-19页
        3.8.2 患侧颈部淋巴结包膜外浸润与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第19页
        3.8.3 患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与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第19-20页
        3.8.4 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第20页
    3.9 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后第20-22页
        3.9.1 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生存率第20-21页
        3.9.2 首次手术后患者发现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时间第21-22页
4 讨论第22-29页
    4.1 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第22-23页
    4.2 相关因素对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第23-26页
    4.3 术后随诊发现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相关讨论第26-27页
    4.4 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第27-29页
5 结论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4页
综述第34-47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造影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静脉外增压肌间隔穿支筋膜皮肤蒂皮瓣的兔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