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

中国居民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导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第14页
    1.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1 理论意义第14-15页
        1.3.2 实践意义第15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政治生活质量研究现状第17-31页
    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3页
        2.1.1 国内理论研究第17-21页
        2.1.2 国内实践探索第21-23页
    2.2 国外相关研究第23-29页
        2.2.1 民主参与与政治生活质量评价第24-26页
        2.2.2 法治建设与政治生活质量评价第26-27页
        2.2.3 政府绩效与政治生活质量第27-29页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29-31页
第3章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第31-45页
    3.1 构建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第31-33页
        3.1.1 生活质量理论第31-32页
        3.1.2 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第32页
        3.1.3 个体生活质量的“四维”理论第32-33页
    3.2 政治生活质量概念的界定第33-34页
    3.3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34-35页
    3.4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初步提出第35-45页
        3.4.1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初选第35-36页
        3.4.2 指标的选取依据第36-45页
第4章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实证构建第45-54页
    4.1 政治生活质量评价工具的编制与应用第45-51页
        4.1.1 抽样与被试第45-46页
        4.1.2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编制第46-49页
        4.1.3 中国居民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结构探讨第49-51页
    4.2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测量学特性分析第51-52页
        4.2.1 信度分析第51页
        4.2.2 校标效度分析第51页
        4.2.3 构想效度分析第51-52页
    4.3 中国居民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最终形成及几点说明第52-54页
第5章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应用与分析第54-62页
    5.1 性别第54-55页
    5.2 年龄第55-57页
    5.3 受教育程度第57-58页
    5.4 户口所在地第58-59页
    5.5 家庭居住地第59-60页
    5.6 特殊群体:下岗无业失业人员第60-62页
第6章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政策价值及建议第62-68页
    6.1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价值第62-63页
        6.1.1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政策价值第62-63页
        6.1.2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价值第63页
        6.1.3 政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实践价值第63页
    6.2 提升居民政治生活质量的公共政策建议第63-68页
        6.2.1 切实推进居民的民主参与第63-65页
        6.2.2 持续推进法治进程第65-66页
        6.2.3 以绩效为导向逐步提高政府满意度第66-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研究成果第74-75页
附件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宋海外贸易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王弼易学美学思想研究